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由于缺乏特特异性的临床症状,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困难,总体预后很差。手术切除为肝细胞癌治疗提供了机会,但由于术后的复发及转移,目前仍达不到理想的长期生存。发现能预测肝细胞肝细胞癌预后的指标非常重要,目前在寻找与肝细胞肝细胞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仍缺乏特异的预后判断指标。PPM1D是一种原癌基因,在很多实体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中存在高表达。其致癌机制是通过抑制p53基因功能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对PPM1D基因与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1.本实验研究PPM1D在人类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PP1MD的表达与肝细胞癌发生的相关性。2.研究PP1MD mRNA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的大小、TNM分期、AFP水平及术肿瘤复发率等)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PM1D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2.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PM1D mRNA表达,根据PPM1D mRNA表达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组,并分析PPM1D mRNA表达与肝细胞癌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包括肿瘤的大小、TNM分期、AFP水平及术肿瘤复发率等)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1.免疫组化显示,在86例患者中,PPM1D蛋白在83例患者中表达(占96.5%),PPM1D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非肝癌组织,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在86例肝细胞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均有PPM1D mRNA的表达,PPM1D m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与其配对的无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56例患者进入高表达组,而其他30个病人分入低表达组。在甲胎蛋白表达水平(p<0.01),肿瘤大小(p<0.01),复发的发生率(p<0.01)和肝细胞癌家族史(p<0.01)这几项指标中,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年龄、性别、门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酒精摄入量等指标中,两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高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对32个月,p<0.01)。结论:1.PPM1D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配对的癌旁组织,PPM1D的过度表达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具有相关性。2.肝细胞肝癌患者中PPM1D mRNA的高表达与高侵袭性的的病理特征密切相关,PPM1D mRNA的高表达的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及侵袭性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3. PPM1D mRNA可以作为肝癌患者的预后的判断指标,PPM1D mRNA的高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