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腾飞,带动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城市,需要大量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在这种环境下,很大一部分文化建筑在正在以标准化、统一规格生产和建造的方式营造,功能主义主导、视觉效果的无限追求以及理性规则限制了这些文化建筑只能是金钱利益的载体、定量分析的产物。面对现实不禁发问:我们为何而建?这也是本文的写作初衷。以现象学理论的视角,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思维、新态度、新的方法论。面对时代问题,我们将现象学引入到文化建筑中,反思因为建筑师忽略或某种成见而导致的设计不足之处,引发对文化建筑这一建筑类型的重新思考。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人的知觉体验上。人的不同知觉领域内对文化建筑的直接感受将构成我们对相关感知对象的认知和反思,从而在此基点上以人的知觉体验感受为引导来重新定义。最终得出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方式和方法的设计策略,最大化的帮助建筑师的实践活动。本文通过纵深归纳、实例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首先阐述了现象学与建筑现象学的相关发展脉络,同时对文化建筑的相关研究做出整理。通过对城市文化建筑进行属性总结与分析,发现了一些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弊端。接着对现象学理论介入建筑学切入点的思考以及现象学与建筑学相互关系的分类讨论,明确了知觉现象学可以解决当今文化建筑设计实践上的一些关键问题。第四、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先对知觉理论基础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讨论了构成知觉感官系统(视觉、听觉等)以及时间、空间在文化建筑和设计中可以引发的知觉体验;同时回应第二章对城市文化建筑所扮演角色的策略论述;并对建筑中的形体、材料、细节、光影、色彩等元素引发知觉体验的营造方法和激发观者内心情感的抽象建筑品质的探讨。由此慢慢形成了一套具有现象学属性的文化建筑设计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