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古时期的医患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516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患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医”因有“患”而生,“患”因有“医”而愈,医患之间彼此唇齿相依。医者治疗,患者接受治疗,几千年来,医患双方“行医”和“就医”的基本关系始终未变。医患关系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现象,而且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古时期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影响下的“行医观”、“就医观”,对中国古代的医患关系亦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中古时期的医患关系为研究对象,结合医学、医学史、社会学、宗教学的相关知识,对中古时期的医患关系进行了总体探讨和比较,并与中古的社会现实、时人之精神信仰状况以及佛、道、巫的发展等相关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希望有所裨益。对此,本文着重从以下几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聚焦于医疗市场的医者。此部分又欲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医者的报酬。行医可以为医者带来丰厚的报酬,这也是其从业目的之一,另外还要探讨行医背后的实际考量,及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换关系。第二,医者之间的竞争。这部分集中一个饶富意义的面向,即专科与全科之间的竞争。本节指出此时的医疗市场混乱而缺乏规范,而医家自命的正统,并未获得官方与制度性力量的支持,终究只能停留在语言与象征的层面。在实际的行医经验中,他们仍不得不面对形形色色医者的竞争。第三,医者的保护机制。此处指出,医者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性命,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声名。这可以被理解为象征资本的交换,包括名声与信任,而后者尤其是医者追求的目标。第二部分把焦点转向患者。这部分主要是界定医患关系的范围。本章指出中古时期的患者不是无知、被动而等待被解放的角色。他们亦可能活跃地主导了医疗过程。本章首节指出患者在求医问药时,个人的人际网络担当了重要角色,即所谓的“熟人社会”。第二节主要勾勒了医疗市场中形形色色的治疗方式,旨在强调患者选择的可能性。除了求助于专业医者,患者不是自行医治,就是求助于宗教,亦或是拒医废药。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患者都游离于医患关系之外。第三部分论述的是患者求医时的策略。依次讨论患者的择医、请医与试医,换医。他们时常相互荐医,或者通过第三方延请医者。有些患者经常换医,结果要不是医者来去匆匆,就是同一时间医疗场所内存在数名医者。不过医疗现场的热闹景象不止于此,除了众多医者外,患者的家属在医疗过程中往往也各有主张,这是本部分的第四节所要论述的医、患、家属之间的角力。第四部分论述的是医患之间的伦理与责任。这部分要讨论的是:医者是否可以拒绝患者,或何以拒绝患者?患者的生死该由何人负起责任?是医者或患者?或者,究竟何为“负责任”?需要指出的是,医者的责任在中古时期是一个暖昧的问题,医者愿意肩起医疗责任,只能回归个人的选择,可能出于宗教性的原因,或是对于自身道德的要求。负责任一事,并未成为医者职业伦理的一环。结语部分,除了扼要的总结本文研究外,论述了中古时期医患关系的特点及其对当代社会影响。
其他文献
<正>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忽视民事执行权的独立性,习惯于将其纳入民事审判权范畴或视为民事审判权派生权力。近年来,随着民事执行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审执分立"在
<正> 天水,地跨秦岭南北,位居全国腹心,东接关中,南控巴蜀,西倚甘南,北扼陇坻,枕山带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且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自古成为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人肾癌ACHN细胞放射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肾癌ACHN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检测姜黄素对人肾癌ACHN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
为更加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借鉴电力市场需求侧管理的经验,对我国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法规政策体系进行研究。介绍了中国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法规政策体系,从水资源需求侧管
<正> 一、蒙古族男性舞蹈的气质 气质,主要指人的生理及心理素质,是人体解剖生理精神类型特征及其外部表现。将这一术语应用于舞蹈研究,主要指凝聚在舞蹈韵律中的民族的心理
和声及其风格变化发展的本质问题在于协和与不协和关系的演变问题。协和与不协和的关系的演变也应是我们探索处于和声的萌芽阶段的中世纪多声音乐及其时代审美内涵的一个重要
英语政治新闻的语篇体裁结构潜势创造了对英语政治新闻语篇体裁进行描述的元语言。英语政治新闻的语境配置可以描述为新闻记者通过媒介向潜在读者报道新近发生的政治事件;英
目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胃肠道肿瘤术后一个重要并发症,它的预防越来越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其中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已逐渐被外科医师所接受,但用药剂量及方法尚没有达成
采用激光熔覆工艺45钢表面分别制备铁基和镍基合金涂层,利用扫描电镜、硬度计等分析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和硬度指标。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激光功率及送粉量的条件下,得到的镍基
<正>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7]2号《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12次会议通过,已于2007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