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肪族聚酯,例如聚乙交酯﹑聚乳酸﹑聚ε-己内酯和它们的共聚物,都是众所周知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然而,由于脂肪族聚酯的主链结构单一且难以改变,物理化学性能难以调整,从而限制了聚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应用。聚酯酰胺是一类近期发展起来的新型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它既具有聚酰胺良好的机械性能,热性能和加工性能,又具有脂肪族聚酯的降解性能。本论文以聚酯酰胺为基础,展开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通过两步活性溶液缩聚制备了聚酯酰胺(PEA)和苯胺五聚体(AP)的交替多嵌段共聚物。新的合成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分离中间产物。通过调整亲核单体和亲电单体的比例,可以有效地控制聚酯酰胺链段的长度,获得了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电活性、可降解性、体内与体外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等特点的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共聚物的化学结构通过核磁和红外得到了确定。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了共聚物具有电活性苯胺五聚体链段。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新的共聚物在作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我们对共聚物的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也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共聚物(PEA-b-AP)是可降解的,可以促进RSC96细胞的黏附与增殖。该材料将成为理想的神经导管材料,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2.以聚酯酰胺为疏水链段,具有良好相容性的聚乙二醇(mPEG)为亲水链段,通过偶联反应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亲/疏水比的新型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PEG-b-PEA-b-mPEG。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通过核磁、红外和凝胶渗透色谱进行了表征。对两亲共聚物在PBS缓冲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进行了研究。胶束的形态通过动态光散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通过聚合物胶束包覆阿霉素,研究了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胶束的载药量可以达到10.25%。聚合物胶束与自由的阿霉素相比,嵌段共聚物载药减少了药物在血液中的损失。聚合物胶束载药体系体外释放的研究表明,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可以通过调整输水链段的长度和释放媒介的pH值来控制。结果表明,基于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PEG-b-PEA-b-mPEG的自组装体系在肿瘤治疗和细胞内靶向传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