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发展,重视以学定教。而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听课、记背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分数为主要评价方式,难以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重构与整合能力。高中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一般以人教版必修三为主的区域生态、资源、经济等的综合利用部分,也往往涵盖了初中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基础部分,所以区域地理知识既有综合性、整体性,又有海量的区域信息识记,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记忆水平要求很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满足这种学习需求。本文尝试以“概念图”教学的方式,优化区域地理“教”与“学”的方法、评价学习结果的方法。20世纪60年代,美国诺瓦克(Joseph D. Novak)教授等人以“意义学习”和“概念同化”等理论作为基础,开发了概念图这种认知工具。从教师教的角度,概念图可以帮忙组织、并系统性地传授新知识,也可以作为工具总结复习已学知识,还可以作为命题形式考察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新课前的相关知识概念图制作,也可以反映出其先行知识,便于教师调整教学重点。从学生学的角度,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组织已有知识,并进行知识重组与再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在作业训练和订正过程中中,以概念图的形式分析题目思路、记笔记,能促进学生调动逻辑思维能力,快速找到答题方向,以保证较高的做题正确率和学习效率。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论文主体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方法、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目的。第二部分主要为概念图的理论认知。包括概念图的定义、概念图发展的理论基础,概念图建构工具、建构方法的介绍。第三部分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及调查法,总结陈述概念图的应用现状。包括概念图在其他领域(教学以外)和其他学科的应用现状,以及在本学科及本部分知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概念图具体使用策略。主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方面从教师教的角度,侧重备课、板书、命题和习题讲解四个方面的应用:一方面从学生学的角度,关注课前预习、课后总结归纳、章节复习以及错题整理方面的应用;另一方面,从教学评价的角度,论述概念图的应用策略。最后,总结提炼出概念图使用过程中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第五部分为结尾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