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伏牛山系天池山林区主要树种槲栎和栓皮栎的种子雨年际变化动态、不同特征种子的扩散过程与规律及不同特征种子的生活力,于2008和2009年秋季,分别在暖温带伏牛山系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采取直接收集与观察法,在一定距离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种子收集框和种子释放点,对槲栎和栓皮栎种子雨特征及种子扩散情况进行了观察研究,并在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农场内对种子进行了种植栽培,试验结果如下:1.种子雨密度有大小年变化。槲栎由2008年的31.75±16.65粒/m~2到2009年的51.92±29.26粒/m~2,年际种子密度差异显著(t = 3.432,df = 1,P = 0.007);栓皮栎由2008年的18.33±10.05粒/m~2到2009年的26.42±14.27粒/m~2,2009年种子雨量显著增大(t=3.432,df=1,P=0.007)。2.槲栎2009年的橡子明显比2008年小(1.94±0.61 cm~3,2.46±0.57 cm~3);虫蛀橡子(2.29±0.42cm~3)显著大于完整橡子(1.59±0.32 cm~3);且虫蛀种子中所含虫数较多,虫卵数与种子大小显著正相关,昆虫有选择大种子产卵寄生的偏好。3.栓皮栎2009年的橡子明显比2008年大(2.83±0.84 cm~3,2.49±0.84 cm~3);虫蛀橡子中所含虫数较少,平均个数为1.47±0.66个,虫卵数与种子大小显著正相关,昆虫有选择大种子产卵的偏好。两种栎树的败育和虫蛀种子均会种子雨初期提前下落。4.种子大小影响橡子的扩散速度、扩散后的命运与扩散距离。啮齿动物优先选择大橡子,倾向于对小种子原地消耗,而将大种子扩散到较远距离并埋藏,大橡子具有更快的扩散速度。啮齿动物更倾向于选择扩散埋藏栓皮栎种子,偏好于对槲栎种子进行取食,而将栓皮栎种子扩散到较远距离并埋藏作为长期食物储备。5.昆虫寄生影响啮齿动物对橡子的搬运速度,完好橡子扩散的速度较快。啮齿动物总是先搬运和取食栓皮栎和槲栎完好的橡子,而原地存留较多的虫蛀种子,说明啮齿动物有鉴别完好和虫蛀种子的能力。但昆虫寄生不影响种子扩散后的命运与扩散距离,面对昆虫和动物的双重捕食压力,槲栎和栓皮栎可能形成了不同的防御机制。6.种子大小和昆虫寄生影响着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大种子发芽率高于小种子,并且大种子幼苗植株高于小种子。完好种子发芽率也高于昆虫寄生的种子,虫蛀种子幼苗与完好种子株高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