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海岸乡土树种红厚壳、草海桐的育苗和在海防林下混交种植的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zlcz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利用海南岛海岸带乡土树种红厚壳、草海桐资源为海南海岸生态防护服务,对海南岛海岸带的红厚壳、草海桐资源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对红厚壳不同种源种子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及不同种源草海桐扦插育苗进行了研究,并在木麻黄海防林下混交种植红厚壳和草海桐苗木。通过观测木麻黄林下环境变化以及红厚壳、草海桐苗木的生长状况,来研究环境条件对红厚壳、草海桐苗木生长的影响,以分析乡土树种红厚壳和草海桐在构建混交海防林的应用潜力。(1)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在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的几乎每个沿海乡镇中,选择1个交通工具可达、且有植被分布的滨海地带为调查点,在沿海岸线长500 m,宽度100m的调查点内对红厚壳和草海桐资源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14个沿海乡镇调查点发现有红厚壳分布,8个沿海乡镇调查点有草海桐的分布,且红厚壳、草海桐在东部海岸线广泛分布。(2)来自海口、文昌、琼海3个种源地的红厚壳种子的表型性状及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红厚壳不同种源种子的表型性状和萌发特性有显著差异。红厚壳种子和果核的长、宽、厚和果核的风干重均存在显著差异,显示为:海口>文昌>琼海。在种子育苗上,文昌的红厚壳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2月龄幼苗株高均为最大。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果核的风干重、长、宽、厚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00 mg/LGA3处理组的红厚壳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大。适当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有利于红厚壳种子的萌发。在草海桐的扦插育苗上,对采集自文昌市冯家湾、澄迈县林诗港、三亚市长山村3个不同种源的草海桐插条进行了不同土壤基质、不同GA3浓度处理的扦插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不同类型土壤基质处理、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及3种因子的交互作用对草海桐扦插成活率均有极显著影响,且3种因子对草海桐扦插成活率的影响表现为:种源>土壤类型>GA3浓度;文昌市冯家湾海岸带的草海桐插条成活率极显著大于种源地为澄迈县林诗港和三亚市长山村草海桐插条成活率;土壤基质为壤土的草海桐扦插成活率极显著大于沙土,显著大于混合土(壤:沙=1:1),土壤基质为混合土(壤:沙=1:1)的草海桐扦插成活率显著大于沙土;3种GA3浓度处理之间扦插枝条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由于3种因子的交互作用显著,因此本研究中草海桐最理想的扦插组合应为草海桐成活率最大的处理组合:文昌市会文镇冯家湾海岸带+混合土(壤:沙=1:1)+100mg/LGA3。(3)混交种植于木麻黄林下的红厚壳和草海桐苗木的成活率在种植后的观测时间段内成持续降低趋势;红厚壳和草海桐株高和基径均呈增长趋势。红厚壳和草海桐光合作用日动态变化特征为:净光合速率日特征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红厚壳在一天内的12:00-14:00时段达到峰值,草海桐在10:00-12:00时段达到最大值;红厚壳气孔导度在一天内相对稳定,草海桐气孔导度在一天内呈明显下降趋势;红厚壳胞间CO2浓度日变化曲线呈“V”型,草海桐呈倒“W”型;在14:00-16:00时段红厚壳的蒸腾速率达到最大值,草海桐蒸腾速率在10:00-12:00时段达到最大值。红厚壳和草海桐光合作用季节变化特征为:在2013年7月-2014年4月的生长观测期中,红厚壳和草海桐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在夏季(2013年7月)和春季(2014年4月)较大,在冬季(1月)最小;胞间CO2浓度则是在冬季(1月)最大;2014年7月和10月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与2013年同期相比均明显增大。红厚壳、草海桐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林下光照度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草海桐的株高净增量和基径净增量与林下光照度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含盐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其他文献
聚磷菌(PAOs)在强化生物除磷(EBPR)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磷小月菌作为已发现聚磷菌的一种,具有超强的吸磷、释磷能力。以实验室分离纯化的积磷小月菌JN459为试验对象,开展了积磷小月菌除磷作用机理的研究。通过对积磷小月菌的环境耐受性进行研究,得到积磷小月菌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受浓度大于8μg/m L,对重金属的耐受浓度普遍保持在10~(-4) mol/L数量级,环境中石油烃体积浓度低于1%时
学位
摘要:当前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导向促进了我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方向的改变,但就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讲,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以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为例,受该学科的学科特点所致,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极强的思维能力,因此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具有了很大的现实意义。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试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