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通过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观察8周的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心肺耐力相关指标和血浆脂质的影响。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的心肺耐力的影响及其与血脂调节的关系,以期为肥胖人群健康促进提供依据和方法。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广西师范大学40名18—24岁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BMI≥28kg/m2,6个月内无规律运动行为,通过运动医学的相关评估。实验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进行运动干预,观察8周的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心肺耐力相关指标和血浆脂质的影响。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肥胖女大学生的心肺耐力的影响及其与血脂调节的关系,以期为肥胖人群健康促进提供依据和方法。研究方法:本文选取广西师范大学40名18—24岁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BMI≥28kg/m2,6个月内无规律运动行为,通过运动医学的相关评估。实验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筛选出的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20),BMI=30.3±2.1kg/m2。对照组(n=20),BMI=29.8±2.9kg/m2。实验组进行8周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为60%-70%HRmax)并联合抗阻运动(运动强度为60%-70%1RM)的运动干预,对照组除不进行运动干预外,其他行为与实验组相同。实验组运动方案包括准备活动、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放松活动四个阶段共计80分钟。其中有氧运动主要以跑步和动感单车为主,抗阻运动前4周主要自身阻力为主,后4周借用器械抗阻为主。经过8周运动干预后,检测体重和身体成分指标、心肺耐力及血浆脂质水平。研究结果:1.体重和身体成分指标变化。(1)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体重显著下降(79.1±10 kg vs 74.9±7.1kg,P<0.01)。对照组实验前后体重无显著变化(78.7±8.9kg vs 79±8.5kg,P>0.05)。(2)运动干预后实验组BMI显著下降(30.3±2.1kg/m2vs 28.7±1.9kg/m2,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BMI无显著变化。(3)运动干预后实验组体脂率显著下降(34.8±3.9 vs 32.5±3.7,P<0.01)。对照组实验前后体脂率无显著变化。(4)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的肌肉质量显著增加(46.5±4.4kg vs 47.8±5.3kg,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肌肉质量无显著变化。(5)运动干预后实验组腰臀比(0.82±0.07 vs 0.81±0.02,P>0.05)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实验前后腰臀比(0.82±0.08 vs 0.82±0.04,P>0.05)无显著变化。2.血浆脂质指标变化。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总胆固醇(4.5±0.93mmol/L vs 4.0±0.86mmol/L,P<0.05),甘油三酯(1.27±0.53 mmol/L vs 1.01±0.38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8±0.84mmol/L vs 2.3±0.67mmol/L,P<0.05)均有显著下降,实验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23±0.14mmol/L vs1.21±0.1mmol/L,P>0.05)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实验前后血浆脂质指标无显著变化。3.心肺耐力指标变化。(1)运动干预后实验组心率(74.3±6.6bpm vs 71.2±5.8bpm,P<0.05),肺活量(2712±272ml vs 3242±464ml,P<0.01),舒张压有显著下降(73.3±10mmHg vs 69.3±8.1mmHg,P<0.05)均有显著变化,但是实验组收缩压无显著变化(113.3±12.4mmHg vs 113.1±9.6mmHg,P>0.05)。对照组实验前后心率、肺活量、血压均无显著变化。(2)运动干预后实验组最大摄氧量(2391±381ml/min vs 2633±361ml/min,P<0.01),最大每分通气量(82.7±14.1L/min vs 87.1±12.7L/min,P<0.01),最大每公斤耗氧量(29.6±3.4ml/min/kg vs 33.5±2.3ml/min/kg,P<0.01),最大摄氧量时速度(9.7±0.85km/h vs 12±0.9km/h,P<0.01)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变化。实验组呼吸交换比(1.08±0.1 vs 1.06±0.17,P>0.05)无显著变化。对照组实验前后最大摄氧量、每分通气量、每公斤耗氧量、最大摄氧量时速度、呼吸交换比均无显著变化。研究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女大学生体重、BMI、体脂率、以及改善血浆脂质,并且可以提高肥胖女大学的心肺耐力。女大学生心肺耐力的提升与减肥有关联。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国际化的不断加深,商务口译在经济贸易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而口译能力在商务谈判和交际的实际运用尤为重要。商务口译者扮演的角色多元化,不仅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还是文化的传播者。本文的内容是基于笔者在以色列农业技术团队与防城港房地产公司商务会议中的口译实践。笔者作为以色列方的口译员,对会议内容进行交替传译。在译前环节中,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包括专业词汇、
在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发展的同时,政府与各部门之间在履行职能中所收集、存储的数据成为珍贵的资源。近年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政务的广泛发展,公众的生活与工作都发生了变化,同时,公众对于政府数据开放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在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的同时,个人隐私安全保护成为了焦点,也成为国家与公众都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而政府责任在其中更突出的作用表现在维持政府数据开放与隐私安全之间的平衡。个人隐
文化创意产业始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它是以创意为核心,文化、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应用、科技以及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用于引导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中小微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这限制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众筹融资模式脱颖而出,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融资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更好地推动城乡教育的健康发展,就要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投入力度,因为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因此,了解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育行政人员对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相关问题的认识
羡余否定现象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何使汉语学习者熟练掌握这一语言现象,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论文选取“(没)VP之前”和“(不)一会儿”两组与时间有关的羡余否定构式为例,来讨论留学生在羡余否定构式习得过程中的偏误以及教学对策。论文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从羡余否定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出发,采用归纳、语料分析与偏误分析等方法阐释论文的研究价值。第一章基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提倡每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家庭应运而生。然而由于社会风险因素增多,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因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遭受意外死亡而最终成为失独家庭。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有上百万的失独家庭,并且每年都在大幅度的递增。现如今,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步入老年,每一位老人都希望自己年老时能够有个孩子作为生活依靠。但是对于失去子女的城市失独家庭来说,子女在世时,父
写作能力是中职文秘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也是最具竞争力的一项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体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的推动下,新媒体构建了一个全民参与、以流量带动商业模式的新型社交生态文化圈,为新时代的写作开辟了新的渠道,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新媒体写作是主体在以微博、微信、新闻APP客户端等为典型代表的新兴媒体中进行的互动式文案创作活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引发了传统写作方法和
从改革开放到“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同国际社会的交流不断加深,取得了很大成就。一直以来,西方各国积极运用国际法维护国家利益,提高国际话语权;而我国运用国际法维护利益的能力较弱,国际法研究领域发展较滞后,国际法汉译仍然薄弱。本报告的内容基于惠顿.亨利所著的《国际法原理(第六版)》而进行的翻译实践。在此期间,笔者翻译了第三章第二十四节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战时中立法。本报告具体描述了此次法律翻译实践的背景、
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是对《海伦·斯诺随笔》(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的总结。这些随笔是斯诺针对某些话题所表达的个人看法和见解,由若干个独立篇章组成,内容涉及不同学科,文本类型属于跨文本。通过对此文本的翻译,有助于了解海伦·斯诺对中国的贡献,传承斯诺精神。本次翻译实践是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奈达认为,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关注接受者反应的对等性,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对等性。选择功能对等理论,一方面是因为这
本翻译报告的材料出自美国法学家亨利·惠顿(Henry Wheaton)的《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第八版中的第四部分,内容包含原作者的论述和编者的注释。该书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国际法译著,意义重大,自丁韪良的《万国公法》后再无中文译本。翻译者希望本翻译报告能弥补丁译本的不足,进一步加深中国读者对西方国际法的了解,并对国内学者研究西方国际法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