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与文学、艺术创作一样深受主体性意识的影响,因此必须将历史维度的考察引入文学、艺术研究,探究其中所隐含的历史性内涵。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同样也可从历史维度进行解读,挖掘其与历史现实的互文性关系。中国西部电影关注被中国古代正史视为“蛮夷之地”的西部,从新历史主义的视域出发,重新考察中国西部电影中如何表征、反思西部特殊环境的中国文化与传统生活的发展变迁,并进而探究其中所展现的中国西部现代性进程及其所遭遇的各种问题。
反思性和批判性是现代性的主要特征,文艺作品的现代性特征在于它们以一种曲折的方式表现了其反思与批判。在中国西部电影文化中,这种现代性主要体现为:一方面追求对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批判与反思;另一方面因其反思的对象——“西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化,这种反思与批判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
根据其表现的社会历史现实的不同,当代中国西部电影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西部电影出现并确立风格的时期。该时期的西部电影现代性反思表现在:把中国的大西北塑造为古老中国的象征,通过从自然和历史文化两个方面揭示它的贫穷与落后,以及对这片土地年轻生命的限制,表达了对传统的反思,对民族改革与发展的思考。这时期反思的对象主要是传统文化中的愚昧落后,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从落后、封闭的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挺进的影像表征。该时期中国西部电影的现代性也主要体现在反映这种新旧冲突和对传统的反思方面。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西部电影辉煌与低谷的时期。该时期的西部电影现代性反思表现在:一方面延续了前一阶段对新旧冲突的关注与对愚昧传统的反思,另一方面出现对现代精神的初步反思,现代精神与中国传统冲撞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现代精神的完胜,一味的追求现代未必符合这个古老国度的现实。该时期反思的对象既有传统文化,也开始包括现代文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态度已经不是简单的排斥和压制,而是有选择性地接受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这一时期西部电影的现代性表现出一种激情退却后的平淡与宽容。
21世纪是中国西部电影重获新生的时期,出现了“新西部电影”。该时期的西部电影现代性反思表现在:注重对现代生活的反思,批判商业化带来的片面追逐现实利益的社会现实。新西部电影侧重于刻画现代文明的弊端,表达对中国优良传统的赞扬与向往。这一时期反思的对象完全变成了现代精神的弊病。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现代文明对中国社会的渗透加速,商业化弊端开始展现。新西部电影对现代文明的态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向往与全盘接受,而是促使人们反思。
总之,中国西部电影作为中国西部现代性进程的文化标本,其对中国西部社会历史的影像呈现不仅表征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西部现代性进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而且通过影像化手段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