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垃圾填埋场作为生活垃圾的处理场所和最终归宿,对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填埋法因其投资小、易操作、技术成熟等优势跻身为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法,然而填埋垃圾在自身压实、发酵等生物物理化学作用和降雨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有机或无机的高浓度渗滤液,若处置不当或发生泄漏,将对周边地下水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本文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灵武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取样分析的基础上,对灵武垃圾填埋场及其周边的地下水进行了水质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用MODFLOW模拟了防渗层未破损和防渗层破损5%的情况下,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As在地下水中的运移情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补、径、排条件较为简单,补给项为大气降水与侧向径流补给,其中大气降水量为7.79×104m3/a,约占总补给量的30%。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为侧向径流排泄,排泄量24.47×104m3/a。(2)研究区地下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和亚硝酸盐氮等指标超标,超标率分别为66.7%、83.3%、83.3%、66.7%、100%和16.7%。取样点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均为极差。(3)通过饮用含As地下水导致的致癌风险约为1.99×10-6,通过皮肤接触含As地下水导致的致癌风险值约为3.41×10-11;饮用研究区含氟化物地下水的危害商为3.18,皮肤接触研究区含氟化物地下水的危害商为5.44×10-5。所有水样的饮用途径非致癌风险都大于可接受危害商1。(4)以渗滤液中实测As浓度0.295mg/L作为初始浓度代入模型,对垃圾填埋场及周边地下水分三种情况进行了30年的模拟和预测:在防渗完好情况下,地下水中砷的浓度没有超标;在垃圾填埋场区防渗膜破损5%、渗滤池防渗正常的情况下,地下水中的砷含量增长但未超标,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地下水产生了影响;在垃圾填埋场区和渗滤池防渗膜均破损5%的情况下,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在渗漏初期就已经超标,且随着模拟时间而增大。模型运行18年,垃圾填埋场区下游140m范围内砷浓度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