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审计促进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研究

来源 :南京审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huhu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中国经济保持较高速发展,我国信用担保行业也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信用担保业务的基本制度和运行规则、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运行模式和业务操作规范已基本建立并趋于成熟。然而,信用担保业务专业性强、操作流程多,行业风险复杂多变,一家担保行业大牛深陷资金断裂危机,则会波及数家银行、牵扯众多中小企业,对金融市场稳健运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威胁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这些风险事件的产生一方面是担保机构自身经营不合规、内控疏忽、风险管理水平不足所致,另一方面不可忽略担保行业政策方面的引导失效、行业监管工作的漏洞。国家金融审计在监管体系中重点发挥检查职责,检查金融法规的执行情况,发现担保机构的重大违法、违规事项,揭示部分机构信贷投放结构不合理、资金空转未流入实体经济、违规乱收费等经营管理问题,以及监管考核体制不完善、信用体系不健全等制约担保机构信贷投放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担保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对其风险管理的审计成为新时期国家金融审计的难点。信用担保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其审计框架的研究是国家审计机关工作人员面临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梳理,引入国家金融审计、信用担保等相关学科理论,使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国家金融审计对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内容第一部分是担保行业发展及其风险管理,概述了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并归纳了担保行业风险,进而论述担保行业风险管理和监管情况;研究内容第二部分是担保行业国家金融审计现状和实施框架,论述了国家审计机关当前对担保行业的审计情况,接着分析国家金融审计促进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作用机理,并构建国家金融审计框架。研究内容第三部分是案例分析,结合浙江省担保行业风险管理的专项审计案例,对提出的担保行业国家金融审计框架进行有效性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优化措施。针对担保行业国家金融审计实务的不足,提出内部应注重合规审计、内部控制测评;外部要求把握审计重点、提升审计效能,提高审计信息透明度、加大审计整改力度,创新审计方法、强化审计人员素质等。以期优化担保行业国家金融审计实施路径,为新时代的国家金融审计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同时,经济全球化推动了资本全球化和外资并购的进程,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资本流通日益频繁。美国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标国家之一,中国企业对美投资的快速增长,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随着中国海外投资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在不断对中国企业加强国家安全审查,我国的国际投资并购受到了越来越严格的外资国
元宵是北宋的重要节日,相关诗歌创作兴盛,今据《全宋诗》统计,有二百首左右。这些诗歌内容上包含对京都元宵仪式、不同地区元宵风光以及相关自然景观的描写,情感上有对君王的歌颂、京都的思念,时光流逝、自我老去的感慨,内容丰富,情感多样,并因写作地点的不同呈现出京都与地方两方面的特色。它们是诗意再现北宋元宵节全貌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身处不同人文、地理环境下的北宋人在节日期间心理状态、情感表达的宝贵材料。文章
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实际应用中它的性能存在一定限制性,为了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先介绍了基于它的子阵划分的形式以及波束形成方法,然后对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的多波束接收、宽带信号收发、通道幅相误差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灵活的多波束接收,并收发一定带宽范围的宽带信号,极大地提高了雷达的空域搜索效率和抗干扰能力;为了让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
“社区规划师”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同的运行模式,形成其特有运行模式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文章以美国、日本、新加坡为典型案例研究社区规划师的运行模式,发现推动其模式形成的主导力量分别是以下三种因素:非政府组织的历史积淀、法律规范的强化、财政力量的支持。最后比较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探讨在我国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可行性路径,从政府、社区规划师、民众三个角度提出要求和建议。
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形式,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但是并没有得到普遍实施,尤其在农村小学更为缺乏。作为农村小学老师,我校很多老师表示自己的一些教育行为蕴含了赏识教育的理念,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对农村小学赏识教育的现状展开调查,试图发现其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农村小学实施赏识教育的提升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首先对农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股权质押已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外部融资的重要手段,而近年来股权质押爆雷事件频出,使国内众多学者就股权质押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从不同视角分析股权质押带来的风险与经济后果。创新研发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仍有大量企业面临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研发意识缺失等情况,提升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必须进行持续地研发投入,但
中小企业在我国产业发展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他们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融资难题,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私募股权基金(PE)主要投资的是成长性企业而不注重企业的规模大小,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为其进入资本市场提供了通道。从2014年开始,我国股权投资市场呈快速爆发式增长趋势,活跃的投资机构从8000多家到现在的23000多家。如何提高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质量,更好地促进中小型企业快速成
近几年就业市场出现一种“大材小用”的用工情况,在组织行为学中被学者称为资质过剩。资质过剩是一种人—岗不匹配现象,是不充分就业的一种形式,这种不匹配与不充分会给组织和员工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但是根据当前的人才市场供给情况,组织还是倾向于去寻求资质较高的员工,期待他们利用自己潜能给组织带来创新、高绩效等利益。因此是否录用资质过剩的员工以及如何去管理这类员工成为近些年的热点,并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和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