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脉动热管(pulsating heat pipe,PHP)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散热元件。启动时间是PHP重要的性能评价指标,也是PHP领域方向的研究热点内容。PHP的启动时间与管内壁的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动热管(pulsating heat pipe,PHP)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散热元件。启动时间是PHP重要的性能评价指标,也是PHP领域方向的研究热点内容。PHP的启动时间与管内壁的表面结构及工质在管内表面的润湿性密切相关。对基体管材进行热处理可优化管内壁表面结构,是提高PHP启动性能的技术路线创新。研究基体管材的正火和退火预处理工艺对PHP启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正火、退火热处理工艺对PHP启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PHP管材的热处理工艺对管内壁表面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分别采用氧乙炔正火、钎焊炉正火、马弗炉500℃并保温5小时退火、马弗炉480℃并保温9小时退火四种热处理工艺对PHP所用的铜管进行预处理;2)对热处理前后的PHP管材进行切片制样、采用3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管内壁面结构进行了观测分析;3)改进了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试凹型曲面的润湿性的半定量试验方法,进而研究了正火、退火四种工艺处理工艺对铜管内壁面上工质无水乙醇浸润的作用规律。发现:1)采用正火、退火等热处理工艺对PHP铜管金相结构及内壁面性状产生明显影响,影响的程度与预处理工艺及条件均明显相关,总体表现为经热处理后,铜管内壁面明显变得粗糙,壁面呈黑色结晶状,布满沟壑,原本细小的纹路被明显的横条状结构所覆盖,细小的坑洞消失,管壁颜色明显加深;2)采用正火、退火等热处理后,无水乙醇在管内壁面上的润湿性明显增加。2、PHP启动及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搭建了PHP性能的实验台2套。以几何参数相同的PHP为对象,选择采用氧乙炔正火处理的铜管与未经处理的铜管作为PHP管体搭建实验台进行PHP性能对比测试,以无水乙醇为工质,在50%充液率、垂直底部加热的条件下观察在不同加热功率30W、40W、50W、60W、70W、80W、90W下,氧乙炔正火预处理前后的PHP的启动性能及传热热阻的变化情况。发现:1)经氧乙炔正火处理后,PHP启动时间减少,加热功率低,启动时间缩短的明显。其中,在30W加热功率下,PHP的启动时间可缩短74s,缩短了33.6%;2)经氧乙炔正火处理前后,PHP的最小启动功率为从30W降至17W,下降了43%;3)经氧乙炔正火处理后,PHP启动温度降低,平均为10℃,最大幅度为19.5℃;4)经氧乙炔正火处理后,PHP传热热阻最高下降了35.5%。3、研究了PHP的工作过程,分析了PHP管材的表面结构及内表面性能对PHP启动时间和最小启动功率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理。认为,采用氧乙炔、钎焊炉正火与马弗炉500℃、480℃退火四种工艺处理PHP管体改变了热管内壁面结构,提高了无水乙醇工质在管内壁面的润湿性,减少气泡与内壁面的附着力,降低启动阶段气泡生成、脱离的难度,大大缩短了PHP启动阶段汽塞压力累计足够推动液塞定向环状流动的时间,降低了脉动热管正常启动所需的功率。
其他文献
针对长大隧道工程中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施工面临的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环境恶劣导致的TBM刀盘疲劳开裂问题,对某型TBM刀盘疲劳裂纹扩展寿命进行预测研究,并分析了结构的安全性。介绍了TBM、刀盘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采用CSM模型计算了滚刀受力值,建立了刀盘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刀盘结构的静动态特性;静载作用下,刀盘结构最大应力84.449 MPa,刀盘的最大变形为1.375 mm,刀盘前六阶固有
随着方柱结构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高耸建筑和输送电线,流动诱发振动现象得到了人们的极大重视,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涡激振动和驰振是流致振动的
毫克量级的微纳粉末微输送是指利用外力实现微纳尺度粉末颗粒的微量输送,是激光熔覆和高效原料药制备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对零件成形精度、性能和高效原料药配比精度
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未经DP-11处理的苦瓜植株发病率为100%,经DP-11处理的苦瓜植株发病率为4.5%,发病轻微。由此可见,微生物菌剂DP-11可显著防控苦瓜枯萎病。为研究微生物菌剂D
随着核事业的迅速发展,核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能源、医疗、工业等。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核电站的建设速度在持续加快,核电站的持续发展能较大程度地改善能源的短缺危机。在医疗行业中核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放射性治疗就是利用核素衰变时产生的电离辐射来治疗癌症。工业中的无损探伤等技术也可利用X/γ射线来进行实现。虽然核技术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可能会给环境中的空气、水和生物等带来
背景:肺癌是目前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恶性程度较高,发病隐匿,对我国居民健康影响较大,极受肿瘤学术界关注。多数肺癌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进展期,失去手术切除的时机,其5年生存率不足10%。近年来随着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理念逐渐普及,其生存率已有所上升。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分型,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病理分型的75%-85%以上。靶向治疗和化疗是目前已经成为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带瘤患者
目前,传统的发电技术已经不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微电网[1]是对多种分布式电源的综合,能够对不同的电源工作模式进行协调控制,并且有独立和并网两种运作模式。然而在微电网中,
随着便携式、可穿戴电子器件的迅速发展,轻质、柔性、高容量的储能器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可压缩超级电容器,因可承受较大压缩应变,但同时能保持稳定的电化学性能而受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综合评价针刺对偏头痛患者疼痛症状、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同时,借助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asoning Imaging,rs-fMRI)观察单次及多次治疗后偏头痛患者大脑功能活动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机制。方法:开展针刺治疗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招募符合
世界第一条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于2013年12月在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投入运行,它由±160kV塑城换流站、±160kV金牛换流站和±160kV青澳换流站三站组成。该系统的充电启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