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恶性疾病.MM可影响全身多个器官,主要表现为CRAB症状,即高钙血症、肾损害、贫血和骨病变.其中骨病变是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尽早并且准确的检测出MM患者的骨病变对于疾病的疗效评价和评估预后都是非常必要的.检测MM患者骨病变的手段主要有四种:X线、CT、MRI、PET/CT,本文主要探讨初诊时18F-FDG PET/CT与MM患者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及评估预后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9月至2017年12月123例初诊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期,PET/CT的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对影像学改变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变量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及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D)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两组临床特征之间分类变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差异.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3位患者中,有溶骨性病变的患者67位(54.5%),全身各个部位均有涉及,多见于中轴骨;发现病理性骨折的有41位(33.3%),均为肋骨或椎体病理性骨折.初诊时PET/CT检测出溶骨性病变阳性的患者较阴性患者中贫血的发生率更高(76.1%比57.1%,P=0.025),有溶骨性病变的患者较无溶骨性病变的患者血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更高(43.3%比21.8%,P=0.024),而溶骨性病变与白蛋白、球蛋白、LDH、β2-MG、血钙、血磷、CRP水平及细胞遗传学异常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病理性骨折与细胞遗传学异常、血红蛋白、白蛋白、球蛋白、LDH、β2-MG、血肌酐、血钙、血磷、CRP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溶骨性病变及病理性骨折与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共发现有髓外病变(EMD)的患者43位(35.0%),β2-MG水平较无EMD者高(P=0.045),其余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与EMD有相关性(P>0.05);有EMD的患者PFS及OS均较无EMD者短(P=0.043;P=0.049),且多因素分析显示为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而当初诊时PET/CT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5.7时,患者的OS明显短于SUVmax<5.7的患者(P=0.032),但SUVmax并不是影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且两组的PFS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本研究中,得出初诊时PET/CT检测出溶骨性病变阳性的患者较阴性者中贫血、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更高,而贫血和肌酐水平升高作为MM不良预后因素具有较普遍的共识,因此可认为PET/CT中检测出的溶骨性病变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间接指标.还发现有EMD的患者OS和PFS明显短于无EMD者,EMD为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这与文献报道相符.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PET/CT上的SUVmax值可视为影响OS的不良预后因素,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并且SUVmax值与PFS无明显相关性,与国内外部分文献报道结果有一定出入,原因可能是目前本院进行PET/CT检查的患者较少,及回顾性研究的性质所造成的信息偏倚所致,并且从2008年到2017年,MM的治疗方案发生过许多改进,并且纳入了各个年龄段的患者,这些都对治疗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等因素有关,并且该研究结果目前尚存在争议,因此,PET/CT上SUVmax与生存期的关系还有待于前瞻性试验等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