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劳森试剂、五硫化二磷、硫氰酸铵和二苯基二硫醚四种硫化试剂与氧化石墨烯的硫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硫化程度的氧化石墨烯硫化物(GOS)。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硫化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不同的硫化试剂对氧化石墨烯有不同的硫化作用,表现在反应产物含硫量的不同。五硫化二磷与氧化石墨烯反应得到的硫化产物(GOS)最高含硫量可达20%。第二方面是研究所合成硫化物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与吸附效果,选取了氧化石墨烯(GO)和硫化程度最高的产物(GOS P)分别与六水合氯化镍在无水乙醇中进行反应,合成了Ni2+ GO和金属配合物Ni2+ GOS P,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ICP)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ICP测试结果显示,Ni2+ GOS P中镍金属的含量(0.56mmol g-1)较Ni2+ GO(0.42mmolg1)增加约32wt%;TEM照片表明:镍金属粒子在GOS P表面比在GO表面的分布更加均匀,粒径也更为均一,这归因于镍离子在GO中是单纯吸附,而在GOS P中有配位作用。最后,论文研究了金属配合物Ni2+ GOS P对Kumada偶联反应制备3辛基噻吩的催化作用,并对反应产物进行了气质联用仪的表征。结果证明,在Ni2+ GOS P作用下,能成功制得3辛基噻吩,但是Ni2+ GOS P的催化活性仍需进一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