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保障制度是解决国民疾病后顾之忧并提高其身体素质的制度安排。保障水平是否达到能够切实解除国民疾病后顾之忧的程度,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福利水平高低的关键性指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制度的核心,兼具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其保障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亿万城镇职工的就医及正常生活问题。而城镇退休职工作为城镇职工中的特殊人群,在健康方面是弱势群体,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不但需要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也需要更多的医疗费用。由于城镇退休职工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而且医疗费用负担都处于高峰期,以他们为研究对象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更能集中和突出反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从而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完善提供建议。本文从城镇退休职工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医疗费用负担两个维度,分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退休职工的保障能力。在医疗服务的需求维度上,主要采用了无结构访谈法;在医疗费用负担维度上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章的特点之一就是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有机结合。在定量分析过程中,主要通过将调查数据与全国及地区相同指标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了城镇退休职工对门诊治疗和到药店购药的需求大;在医疗费用中门诊费用负担最重,自付比例最高,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并未减轻这部分负担的结论;最后得出目前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仅不能满足城镇退休职工的医疗服务需求,也没有更多的减轻城镇退休职工的医疗费用负担的结论,两个维度的各项指标说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退休职工的保障能力低。最后,本文提出了增大急门诊费用中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探索按慢性病类付费方式的建议,以期在医疗服务和费用负担方面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退休职工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