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影响

来源 :山东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la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研究低频重复经颅磁(LF-rTMS)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影响。研究方法:筛选符合条件并完成研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总共40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这两组所有患者予以常规的序贯康复治疗,每天30分钟,每周5天,连续6周治疗。主要包括:运动法疗、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等。操作者选择1Hz刺激频率在实验组患者健侧大脑的初级运动皮质区(M1区)进行rTMS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同样的假性rTMS刺激,治疗时间20分钟,每周5天,连续6周。治疗前后,由同一组专业人员对受试者步态参数、临床功能评分、神经电生理进行评估检测。记录步态参数、Fugl-Meyer量表中下肢部分(FMA)评分、MEP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治疗前各组一般资料参数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1)治疗6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较rTMS治疗前比较,步长增大[(37.60±7.22 VS 29.85±8.55,32.40±6.00 VS 28.45±7.56)cm],步速加快[(45.45±10.79 VS 29.10±8.55,32.40±5.87 VS 27.35±7.16)cm/s],步宽降低[(12.26±2.17 VS 15.59±2.15,14.07±1.84 VS 15.64±2.10)cm],步频增大[(50.75±5.65 VS 39.45±4.84,44.05±3.44 VS 38.95±3.47)步/分钟]。实验组步长、步速、步宽、步频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步长对称比、摆动时间对称比和支撑时间对称比,实验组和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最大髋关节屈伸角度较rTMS治疗前均增大[(37.38±3.81 VS 26.04±4.14,33.86±3.66 VS 26.16±4.3)度],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最大膝关节屈伸角度较rTMS治疗前均增大[(48.52±4.25VS 34.40±4.28,43.32±4.18 VS 34.66±3.69)度],实验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增大[(18.75±3.96 VS 17.46±3.08,18.53±2.51 VS 17.71±2.74)度],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和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FM A评分均增加[(31.25±5.63 VS 22.25±5.55,25.30±6.78 VS 23.50±5.31)分],实验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5)实验组和对照组较rTMS治疗前MEP潜伏期降低[(32.44±1.51 VS 34.42±1.16,34.06±0.61 VS 34.15±0.66)ms],6周治疗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MCT显著降低,对照组降低不明显[(19.90±0.42 VS 21.19±0.78,21.38±0.62 VS 21.41±0.60)ms],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通过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健侧大脑半球,可以提高患者步行速度,提高稳定性和对称性,达到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目的,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肥胖儿童比重增加、久坐不动的行为习惯以及身体活动不足等一系列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现象屡见不鲜,儿童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其身心健康发展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是跨越人类整个生命周期的复杂过程,也是儿童能否积极参与身体活动、促进运动技能形成以及健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旨在探寻武术健身操对8-9岁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水平的影响,以期通过武术健身操练习提高儿童的基
学位
功能动作筛查作为全民健身与医疗检查之间的桥梁,通过7个动作进行测试,以此来评估人体的基本动作模式,对受试者在完成测试动作中出现的局限性、不对称性和动作的代偿进行确认,以检测受试者身体整体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和方面存在的不足。FMS筛查运用到体育运动训练中能够更好的改善人体的运动能力,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本次研究将为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中的纠正训练提供新的更为大众化的训练方法,同时证明太极拳的练习能降低身
学位
研究目的:学龄前儿童的大肌肉动作发展可能会影响其终身的运动技能。家庭是学龄前儿童主要的生活场所,家庭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测试学龄前儿童的大肌肉动作发展状况,问卷调查学龄前儿童家庭环境,基于决策树分析家庭环境中影响学龄前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大肌肉动作发展干预策略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2020年10月至11月,选取济南市历城区东方
对于竞技体育而言,赛前训练一直是至关重要的阶段。赛前训练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方面都具有深厚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研究以我国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郭奇备战2020年全国田径锦标赛“赛前训练全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郭奇此次锦标赛赛前训练特点,探索郭奇赛前训练规律,为郭奇精准备战第十四届全运会筑牢基础并提供指导依据。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法、访谈法、个案分析法、测试法、观察法等方法对郭奇整个赛前训练阶段进行实
手球是一项对抗性技能类运动,比赛过程中进攻与防守需要较快的移动速度,贴身对抗需要强悍的身体力量、快速抢位需要灵敏的移动步伐、起跳射门与空中封堵球需要高爆发的弹跳能力与投掷速度,这对手球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项素质是运动员完成特定项目所需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性等的综合,这些专项运动素质则需要进行相关联的体能训练内容得到保持与提升,手球的基本训练内容也是由体能训练而组成的。随着
学位
在全国“冰雪热”、轮滑冰球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与轮滑冰球专项运动技能形成的相关性,以期为促进轮滑冰球初学者专项运动技能形成,针对性选择运动素质训练,优化初学者中短期阶段集训计划结构,提供相关理论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以安徽新华学院(安徽省轮滑冰球项目训练基地)大一、大二38名学生(男25,女13)为实验对象,进行8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