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癫痫病人痫性发作与海马代谢物异常相关性磁共振波谱探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llTang0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颞叶癫痫病人痫性发作与海马区域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代谢浓度异常相关性;进一步了解慢性颞叶癫痫病人病程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潜在的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经临床及脑电图(EEG)、常规磁共振(conve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MRI)及多体素2D-MRS确诊的慢性癫痫病人41例,其中男21例,女20例,平均年龄24±22岁;以2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析致痫侧及致痫侧对侧海马区域NAA/(Cho+Cr)与癫痫病人发作次数及癫痫病人病程相关性;并将每月发作次数大于等于1次和小于1次癫痫病人分成两组,观察二者NAA/(Cho+Cr)比值有无明显差异;结果在慢性癫痫病人中,致痫侧无论是海马头部、体部及尾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A/(Cho+Cr)二者比值均明显降低,且无论是癫痫组及正常志愿者,海马头部、体部及尾部NAA/(Cho+Cr)比值依次升高;在慢性癫痫病人中,致痫侧海马区域NAA/(Cho+Cr)比值与慢性癫痫病人发作次数及病程均无明显相关性,癫痫灶对侧海马区域NAA/(Cho+Cr)比值与癫痫病人痫性发作次数及病程亦无明显相关性;发作次数每月大于等于1次与小于1次病人两组之间除海马头部外,大于等于1次组病人NAA/(Cho+Cr)比值明显低于小于1次组,海马体部及尾部NAA/(Cho+Cr)比值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结论在慢性颞叶癫痫中,致痫灶侧海马区域会出现神经元细胞功能失调或丢失,同时会伴有神经胶质细胞增生,但并不随病人痫性发作次数及病程增多而进行性加重;提示慢性颞叶癫痫并非是一个逐渐进展性疾病,而很可能是在一种早期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致痫灶,反复痫性发作很可能是早期致痫灶存在的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氧浓度变化诱导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以往认为促血管生成因子过度表达是血管新生的原因,但DNA损伤是否与视网膜新生血管有关,以往无此方向研究。本研究探讨参与DNA损伤修
目的:通过本研究旨在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
目的:利用动物实验,通过X射线照射S-D大鼠双眼建立放射性白内障动物模型,观察X射线剂量与白内障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检测受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的大鼠晶状体中水通道蛋白1(AQ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