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迫使许多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大批量生产的模式,采用更先进的ATO(Assemble to Order,按订单装配)或MS(Mass Customization,大规模定制)的生产方式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了压缩企业的交货期,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对于采用ATO模式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独特的体系,通过研发和设计来减少企业的零部件种类,采用通用件来替换相应的功能。因此关于通用件的策略问题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然而许多制造企业的库存量很大,库存周转率很低,导致大量的资金积压和损耗,如何有效降低库存水平,同时保证企业设定的服务满足率也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理论,重点研究了ATO系统组件库存策略,采用仿真的方法来模拟企业的订单需求和库存的变化情况,选取了库存水平、零部件满足率、零部件缺货水平三个指标来分析企业的库存策略。首先,论文从库存管理的理论入手,简要介绍了库存的定义、作用,传统的库存策略等,以及ATO系统的组件策略,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接下来结合GR公司按客户订单装配的特殊背景,分析了GR公司的ATO系统的特点,建立了ATO系统的仿真理论模型,编写了各个指标变量的逻辑转换关系,为下文的具体数据的仿真奠定基础。然后结合企业的一些指标情况,假设企业的订单需求满足一定强度的泊松分布,来模拟企业的生产情况,从而获得企业每天的库存量、零部件满足率、库存的价值、订货量、缺货量等指标。仿真进行100天来统计各指标的平均值,通过调整库存的策略来分析平均库存量的变化趋势,从而试图获得比较理想的库存策略。最后总结自己的研究内容和获得的相关结论,也指出自己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