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求必须长期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些现象传达出来的讯息是和谐社会的构建已成为一项不能忽视的关键议题。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普通高中贫困生问题的存在无疑就成为了一个“不和谐”的因素。在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路径来解决贫困生问题,这是我们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此项问题的合理改善与解决有利于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同样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献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是本篇论文使用的两种研究方法。一方面,研究国家政策文献的同时还研究其他学者的研究论著与报告,充分吸取已有的成果,另一方面还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来了解普通高中贫困生的现状、受助情况以及资助政策的落实情况。本文主要有四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叙述研究普通高中贫困生的意义所在,即研究此课题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是宜宾市普通高中贫困生的成因分析,其中又分为农村贫困生的成因、城镇贫困生的成因以及农村与城镇贫困生的共同成因;第三部分是宜宾市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实行情况,主要分析宜宾市普通高中贫困生都有哪些资助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前文所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其他地区政策的参考,提出几项实效性对策,希望能对完善宜宾市普通高中贫困生资助体系有所帮助,让更多的贫困学子得到有效资助。本文的创新点:首先,目前针对普通高中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关于宜宾市普通高中贫困生的研究,所以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关于贫困生问题的研究体系;其次,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一方面能够获取一手的信息,另一方面能够了解到当地高中贫困生的真正需求,根据其现状提出适合当地的完善贫困生资助系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