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h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重大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技术是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重大危险源控制和管理的前提。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是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的根据,适用而科学的评价方法可以使评价结果客观、实际。 本文研究目的如下: (1)对重大危险源辨识技术研究,试探找出临界量计算方法。 (2)对重大危险源评价技术研究,提出新的评价方法并建立其数学模型。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首先,根据国家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在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危险物质临界量判定标准作了试探性的研究。从物质的固有能量和诱发能量两方面考虑,提出了当量法和毒性分级法确定危险物质的临界量的方法。 其次,针对重大危险源原有的二维评价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建立了以可能性、严重性、安全管理水平为三维矢量的评价方法,并对这三个矢量进行了定量计算: 可能性:运用马尔可夫过程计算了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的概率; 严重性: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已有的同类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资料,建立自适应性GM(1,1)模型及残差修正的模型,预测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的经济损失; 安全管理水平: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水平动态综合分析法。 最后,将二维评价方法、三维评价方法应用于实例,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三维评价方法与二维评价方法评价出危险度等级基本吻合,但三维评价方法明显优于二维评价方法,其危险度分值的变化能够反映安全管理水平对系统整体危险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以脱附过程本征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采用热重分析技术测定脱附活化能随吸附质分子表面覆盖率分布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条热重分析曲线就可以得到清晰的脱附活化能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一、选题背景1999年,在银行受不良债权影响严重,国有企业改革由于过高的负债而举步维艰时,中央政府决定实行将银行债务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持股份的改革方案,债转股政策由此正
本文以西方资本结构理论为理论指导,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战略角度系统研究了企业资本结构的若干问题。论文第一部分为总论,介绍了相关概念,指出研究资本结构的意义,评述了西
本文分析了电力行业中数据的利用状况,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现状,认为在电力行业中,数据挖掘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本文论述了数据预处理技术在数据挖掘
学生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职责所在,也不仅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情,应倡导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更新“小”学生工作观,构建“大”学生工作观;建立一
凸包算法是计算机几何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很多领域应用广泛。传统的凸包生成算法在处理大容量数据时,表现出的时间复杂度相对较高而且凸包生成速率较低,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海量
<正>1.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过程(1)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研究实际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变量之间的主、被动关系,并用x、y分别表示问题中的变量;(2)建立函数模型:将
本文立足于中国汽车产品研发的现状,运用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中日汽车产品研发的对比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了汽车产品研发绩效的影响因素:第一,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第
当前,我国正进行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然而,改革与预期目标发生偏离,也在重蹈福利国家的老路:政府大包大揽,负担不断加重,支付危机乍现。如何避免这一危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