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以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新型诉讼制度,其究竟应该采用何种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实务界做法不一。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不确定性成为法官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一大难题。本文从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现状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确立以来的多例法律文书出发,在域外相似制度研究的基础之上,探求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试图构建出符合理论要求,满足实务需要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体系,以期最大限度的保障当事人双方的实体权益和程序权益。本文正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全文4万余字。第一部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现状分析。通过研究我国目前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立法之特点。并对自2013年以来的数十个司法判例进行数据分析,揭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状况,在梳理我国理论界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分析影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现实因素。第二部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比较法考察。通过考察两大主要法系国家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具体制度安排,总结契合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特点的制度成果,以期对我国相关立法和司法适用能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思考。第三部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完善。首先,明确该类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在区分不同类型之原告的诉讼地位以及诉讼能力的基础上,厘清不同类型的原告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影响,以及与之对应的具体要件事实之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最后,对与证明责任分配相关的降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明标准、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完善证明妨碍制度和环境损害鉴定制度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建立了金属标记结合高效液相色谱-选择性离子监测质谱(SIM)的蛋白质绝对定量新方法。实验考察了金属标记效率、金属标记的稳定性、标记后肽段的色谱保留和质谱行为、新定量方
油脂及富含油脂的食品易发生氧化酸败,为了防止其氧化最常见的方法是加入抗氧化剂。BHT和维生素E是两种常见的抗氧化剂。本文以酸价(AV)和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单独使
<正> 第三时期(开创复制技术的时期)——公元八世纪前后至公元1455年——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开创了图书的复制技术。这个时期,始于中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时间约在八世纪前后
<正>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或文化内涵;意象是物象、形象;意象是这种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或寄予作家个人情感的物象。在古诗词中,意象是诗歌的核心,也是作者情感的凝聚
文学作品可作多元解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文学作品而言,读者文本与编者文本不一定符合作者的本意;即便是作者文本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不一定适合以其本意进行教学活动。
氯吡格雷是目前全球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血小板受体抑制剂,但其抗血小板效应存在明显个体差异,部分病人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后存在抵抗现象,甚至发生不良临床事件。多项研究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法,分析重庆批发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发现重庆批发业存在一些问题,应规范发展,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PLC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完善、能耗低和维护方便等优点,在电力系统自动化工程中应用广泛。目前,在PLC的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PLC分析的基础上,探究
为了解PBL剪力键的力学行为,深入比较推出试验与推入试验的力学特征及破坏机理,设计6组24个试验模型,考虑混凝土材料性能、钢板开孔大小、钢板厚度的影响,分别采用两种试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