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男子高水平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主要用力肌群表面肌电分析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guo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国内利用肌电技术对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肌群方面的研究至今还未发现。本文旨在探讨利用表面肌电图对运动员投掷过程中最后用力阶段的主要肌群进行全程监测和肌电分析,以期通过数理统计、逻辑推理及表面肌电分析得到的数据能够有效地判断运动员的肌肉用力以及技术动作的差异性,帮助教练员了解运动员在技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侧重点。从而构建出我国链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表面肌电模式,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用芬兰MuscleTesierME6000便携式8导肌电遥测仪对十名高水平男子链球运动员的最后用力单支撑阶段和双支撑阶段进行了现场肌电测试描记,用Megawin软件并结合同步视频对选定的八块主要肌肉进行肌电分析。研究结果:1、在掷链球最后用力单支撑阶段右股二头肌、左前胫骨肌和左胸大肌在肌电图上它们显示放电较早,肌肉贡献率最大,均方根振幅平均值较大,肌肉放电的同步化比较高,肌肉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在此阶段,以上几块肌肉在单支撑阶段不仅在发力时序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肌肉贡献率上也扮演着重要作用,在有关掷链球最后用力单支撑阶段动作的训练中,应特别加强以上几块肌肉的全面力量训练。2、在掷链球最后用力双支撑阶段右股二头肌和左胸大肌在肌电图上显示放电最早,左胸大肌、右腕关节屈肌群和右斜方肌在肌电图上它们显示肌肉肌电积分值贡献率较大,均方根振幅平均值也较大,肌肉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其中左肱二头肌积分值贡献率和均方根振幅平均值最大。在此阶段,以上几块肌肉在最后用力双支撑阶段起着重要。这也提示我们,对于不同动作的力量训练,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有关掷链球最后用力双支撑阶段动作的训练中,应特别加强以上几块肌肉的全面力量训练。而对于肌肉发力的时序,应根据其发力顺序,建立合理的动作训练基础,着重训练各肌肉相互配合的协调性。
其他文献
国学作为传统文化学术的代名词,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知识和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然而,当前形势下讨论国学的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文化方面的重要性,还因为
为了全面了解英语学困生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指导学困生教育教学实践的顺利进行和实现学困生真正意义上的转化,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
根据纸浆模塑快餐具自动生产设备中热压模塑模具的特点和工作条件,采用有限元仿真法,利用Supersap5程序对模具进行了强度分析,给出相应的工作参数,从而确定模具工作时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