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磷肥、密度对燕谷16号的产量影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d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确定燕谷16号最佳施肥方案及合理种植密度,掌握燕谷16号种植技术,形成谷子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提升辽西地区谷子生产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制约谷子生产的氮肥、磷肥和密度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氮肥、磷肥和密度三因素对燕谷16号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P2O5>密度;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顺序为:N>P2O5>密度。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顺序为:密度>N>P2O5,对株高的影响顺序为:密度>P2O5>N;对单穗粒重的影响顺序为:密度>P205>N;对穗长的影响顺序为:密度>P2O5>N。氮肥是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而密度是影响谷子农艺性状的最重要因素。(2)叶面积指数最大的组合为A3B3C3即N量为262.50kg/hm2、P2O5量为131.25 kg/hm2、密度60.0万株/hm2时燕谷16号的叶面积指数最大;株高最高的组合是A1B2C3,即N量为112.5 kg/hm2、P2O5量为93.75 kg/hm2、密度为60.0万株/hm2时燕谷16号的株高最高;单穗粒重最重的组合是A2B1C1,即N量为187.5 kg/hm2/、P2O5量为56.25kg/hm2、密度为30.0万株/hml时燕谷16号的单秘粒重最重;穗长最长的组合为A2B1C1,即N量为187.5 kg/hm2、P2O5量为56.25kg/hm2、密度为30.0万株/hm2时谷子的穗长最长。但当谷子密度达到60.0万株/hm2时,虽然叶而积指数和株高达到了最大,但因超过了谷子适宜的叶面积指数范围,导致单穗粒重较低,惩长较短当谷子密度为30.0万株/hm2,虽然单穗粒重和穗长达到了最大值,但其叶面积指数较小,株高较低。只有适宜的种植密度才能使谷子生长发育协调,既能充分发挥单株生产能力,又能保证谷子群体增产。(3)产量最佳组全和经济效益最佳组合均为A2B2C2,即N量为187.50kg/hm2、P2O5量为131.25kg/hm2、密度为45.0万株/hm2时燕谷16号的工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均最高。
其他文献
开关矩阵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芯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FPGA中开关矩阵进行分析和研究,介绍了开关矩阵的布局和绕线方式,建立了开关矩阵的基本模型,对开关矩阵
介绍了射频全交换开关矩阵的基本组成和子矩阵拼接的设计方案,同时举例简述了两种子矩阵拼接方法的优劣,该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一定的设计指导意义。
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是养殖业发展的方向,伴随着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作为咨询工作者,应做好项目的财务分析,为投资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为了解决深井高应力煤巷支护成本与支护效果之间的矛盾,提出并研究了卸压孔与锚网联合支护技术.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和分析了钻孔卸压的作用机理、巷道围岩动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