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结合服装结构特征,分析了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电磁波的机理;建立了防电磁辐射服装理论模型;提出了一个符合人体-服装-环境系统的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测试方法;实验分析了影响服装屏蔽效能因素的显著性,建立了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回归模型。
本课题研究旨在为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的测试实验提出方法并搭建理论模型,为评价防电磁辐射服装提供科学依据。
本论文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对电磁波的特性及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以防电磁辐射织物代替服装的屏蔽效能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定量研究电磁环境-服装-人体系统各因素关系的研究思路,从服装结构设计、面料选择入手,针对不同的辐射环境对人体实现保护。
其次,着重研究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电磁波的机理,阐明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电磁波的机理主要有反射机理、吸收机理和多次反射机理。根据服装的屏蔽机理推导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理论模型,提出和分析影响服装屏蔽效能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开发和设计防电磁辐射服装的要求,并应用到服装的设计和开发中。
再者,对现有防辐射测试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一个建立在人体-服装-环境系统中的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测试方法-着装假人屏蔽室法。由于课题条件的限制,本文选择现有可行的测试手段,进行了包含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服装结构因素和辐射源等因子的实验设计,并对测试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证明了理论模型中影响因素的显著性。这些因素是辐射源频率、服装面料、服装与辐射源之间的距离、服装中的缝隙尺寸、服装中孔洞面积、服装层次。对这些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防电磁辐射服装屏蔽效能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模型与理论模型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
最后,对防电磁辐射服装的开发和评价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