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源于当今的现代科学教学模式,不仅具有常规体育教学中技术技能的教育功能,同时,弥补体育专业教学中课堂时间不足、示范动作难以细化分解等问题,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有着较高的激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课程内容,改善武术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形式。本研究采用数据统计、实验研究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武术课堂教学效果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2016级一班、二班、三班共72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本文在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坐位体前屈、左右手握力、跳远、仰卧起坐、肺活量等体适能指标,及棍午花专项素质和初级棍专项技能,探究翻转课堂教学对武术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实验组学生的体适能各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坐位体前屈由12.05±9.38上升为13.76±8.26(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左手握力(kg)由44.67±5.96上升为第47.97±6.61(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右手握力(kg)由47.04±7.15上升为49.54±6.26(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立定跳远(cm)由2.53±0.16上升为2.63±0.14(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仰卧起坐(个)由36.08±9.12上升为39.17±6.51(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肺活量(ml)由5291.67±795.38上升为5356.88±730.94(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专项素质为10.63±0.77,超过对照组的专项素质9.29±2.0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专项技术18.10±0.43超过对照组的专项技术7.49±0.80,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79.65%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新颖性,74.67%的学生愿意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尝试和探索;61.34%的学生认为课前预习有一定的挑战性,83.76%的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以及师生间的协同感到身心愉悦,75.21%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感到有兴趣;实验班的24位同学100%完成课堂参与,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参与度。研究结论为:(1)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体适能指标;(2)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武术技能的掌握程度;(3)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热情度;(4)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对武术课堂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建议:(1)加深对新模式的讨论和研究,延长实验教学的时间,增加教学实验的样本量;(2)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练习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判;(3)加强教师在专业化课程中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