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延伸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有眼光的学者和企业都发现了网络中的节点所蕴藏的巨大计算潜力,于是基于广域网的分布式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P2P软件的兴起有力的证明了这点。与此同时,传统软件产业向互联网服务转型,微软提出的.NET和Live.com战略,Google提出的云计算战略,都表明了这一趋势。论文中把可通过网络共享的一段数据、文件或服务都抽象为资源。论文描述了一种构造资源共享系统的方法。系统把信息和服务都当作资源的一种,即信息和服务的描述方法是一致的,都通过统一的资源描述符来描述。系统中的用户能通过接口或用户界面方便的进行资源的添加和查找。首先论文分析了穿越NAT的技术细节,目前由于公网地址不足和防火墙的原因,大多数用户都处在NAT后,这为他们之间的直接通信造成了障碍。穿越NAT是发掘用户节点潜力的必要条件。然后描述了资源共享系统的部署方式、拓扑结构和路由原理。并给出了系统具体实现的细节,包括跨平台库wxWidgets的使用、网络消息的处理、节点状态的转换、资源的描述和监测方法等等。最后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资源共享系统的拓扑结构是扩展的带弦环。带弦环是一种简单高效的拓扑结构,由于它不适合组织动态变化频繁的普通用户节点,在资源共享系统中,它被用于连接拓扑结构顶层的服务器节点,保证了路由效率的同时兼有高容错能力。为了实现节点用户资源的注册和监测,系统在用户节点上部署客户端守护程序。这些用户节点以本站的服务器节点为根,形成三层的树状结构,利用树状结构的特点实现了系统的高可扩展性。这样,系统形成了扩展的带弦环拓扑。另外,系统对带弦环的路由表进行了改进,在服务器节点稳定的情况下,路由表能退化成Hash表,进一步提高路由效率;普通用户节点的上级节点也并不固定,避免因单个上级节点崩溃造成系统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