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课是对外汉语专项技能课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学生培养阅读习惯、获得独立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中级阅读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对学习者在阅读技能的掌握、知识的积累和交际水平的提高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在中级阅读课的教与学中,教材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教材开展的,而教材中课文的质量又直接影响到教材的使用和教学的效果。所以,中级阅读教材课文内容的选择,对于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研究需要,本论文选取六部中级阅读教材的课文作为研究对象,这六部教材分别是《核心阅读中级本》,《汉语系列阅读》第二册,《这样阅读》,《中级汉语阅读与写作教程》I、II册,《阅读中文》第四、五、六册,《中级汉语阅读教程》(修订版)I、II册。这些教材都是2000年以后出版的独立的阅读教材,而不是配套教材中的阅读教材。本论文从课文选材的来源、话题、语料长度、语体及体裁等方面,分析六部教材课文的优缺点,并根据阅读教材课文编写的原则、统计数据以及专家的调查报告等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研究方面的成果,对中级阅读教材课文的选编提出建议。本论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前言部分主要指出本论文研究的背景和理论,论证了对中级汉语阅读课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别从课文选材的来源、话题、语料长度、语体、体裁等五个方面对六部教材课文进行研究。课文的来源研究,主要从课文来源的广泛度,以及各类型材料比例方面,来研究各教材课文来源的情况,根据统计结果在来源广泛度和改编程度方面提出课文选材来源的建议;课文话题研究部分,本论文从话题的比重、话题的选择以及话题中的交际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并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在课文话题选择上的建议:一、话题的选择应该尽量平衡各类话题间的比重,二、话题的选择应该注重多样性,三、在话题中应该多加入交际文化知识;在语料长度方面,本文统计了六部教材中课文的语料长度,根据语料长度曲线图所显示出来的数据,并结合学习者的阅读技能掌握规律,提出课文长度应该呈螺旋式梯度上升的观点;语体方面,通过列表和画图分析了各语体间的比重以及网络语体在课文中选用的问题,认为在课文语体的编写上,一是要平衡各语体之间的比重,并对科技语体的难度加以控制,二是要适当增加网络语体的介绍,三是在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处应当注明语体类型,以此加强对语体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课文体裁方面,列表统计了六部教材课文体裁的种类,通过对各体裁比重的分析,提出阅读课文体裁多样性的必要性,同时在体裁编排时应当注重各体裁的格式,保证教材课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指出本文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及不足之处,并对今后中级阅读教材课文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