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近年来养殖环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抗生素因能防治养殖生物的细菌性疾病,以及能促进养殖生物的生长,而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但抗生素不能被养殖生物完全吸收代谢而长期残留在环境中,进而导致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ARB)、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等问题的产生。可见,抗生素和ARGs已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有必要对其加以关注。目前关于水产养殖环境及水产品中抗生素及ARGs的浓度水平方面的研究报道,大多还只是单次采样研究,而在对虾养殖环境及虾体中抗生素及ARGs的研究则更是甚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在广东茂名对虾养殖主产区,连续三个养殖生产周期跟踪采集了相关样品,以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不同养殖时期水源水、池塘水体、沉积物、成虾及饲料等各要素中的抗生素浓度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了其中的ARGs的丰度;并利用冗余分析法(RDA分析)研究了抗生素、ARGs以及主要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以期阐明抗生素及ARGs在粤西半集约化对虾养殖区的分布特征,揭示两者在养殖环境和对虾中的动态变化,为我国对虾健康养殖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通过一系列的监测与研究,现得出以下结论。1.在对虾养殖水环境中共检出12种抗生素,检出浓度在ng/L至μg/L水平;沉积物中检出9种抗生素,检出浓度为ng/g水平,对虾肌肉中未检出抗生素。就抗生素种类而言,脱水红霉素是对虾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最高的一种抗生素;沉积物中磺胺类抗生素未检出,而6种喹诺酮类、3种大环内酯类则均有检出。就抗生素浓度变动而言,养殖水体的抗生素总浓度在养殖末期呈显著下降(p<0.05)趋势,沉积物中的则呈显著上升(p<0.05)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养殖初期和末期水源水中抗生素总浓度均显著高于池塘水(p<0.05),约为池塘水的2-41倍。由此可见,水源水可能是池塘水环境中抗生素的主要来源,而池塘沉积物中的抗生素则可能来自养殖水体的沉积效应。2.对虾养殖水体和沉积物环境中共检出8种ARGs,其中优势ARGs为sul1和cmlA,ARGs在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0~5至10~6 copies/mL、10~5至10~6 copies/g;对虾肠道中共检出4种ARGs,主要为sul1,ARGs总浓度范围为10~5至10~7 copies/g。养殖过程中水体的ARGs总浓度呈下降趋势,而对虾肠道的ARGs则呈上升趋势,并且沉积物中的ARGs总浓度高于水体。3.养殖水环境中的主要抗生素(脱水红霉素)的浓度与硝氮、悬浮物、总有机碳、总氮、溶解性总有机碳等主要环境因子均呈正相关;沉积物环境中的脱水红霉素则与总磷的浓度呈正相关,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与总氮呈正相关。养殖水环境中的ARGs与溶解性总有机碳、总有机碳、悬浮物、亚硝氮、COD呈显著正相关;沉积物中优势耐药基因sul1与总磷、硫化物的浓度呈正相关。养殖水体和沉积物中的主要抗生素——脱水红霉素与优势ARGs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