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江流域非点源氮磷负荷的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练江是潮汕地区的重要母亲河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域内工农业与经济发展迅猛,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练江水系,农耕、畜禽养殖等产生的污染物流失严重,水质常年处于劣Ⅴ类,致使练江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污染最严重的黑臭水体之一。近年来,在坚决打赢水污染攻坚战的大形势下,各级相关部门积极展开练江水污染防治工作,作为点源污染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治理逐步规范化,非点源污染问题则日渐突出。因此,为了达到练江水功能区划目标,开展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对练江的生态文明重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获取水质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练江干流水质进行评价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地形影响系数、降雨影响系数和入河系数对输出系数模型进行改进,构建输出系数改进模型;借助GIS的空间处理功能,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分别对练江流域2014~2018年土地利用、农业人口、畜禽养殖和大气沉降等四大污染类别产生的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进行模拟与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练江干流污染最严重的三项指标为:TN、氨氮和TP。在多部门联合大力整治下,2009~2019年的水质从2016年起逐渐由黑臭水体过渡到Ⅴ类,上下游断面没有明显的优劣差异。练江入海口的水质评价显示,2018年各月的水质整体优于2015年同期水质,汛期水质优于枯水期水质,综合水质显著改善,表明近年的水环境整治已初见成效。(2)练江流域2014~2018年多年平均TN、TP负荷为4716.43t、240.25t,分别占95.15%、4.85%,污染以非点源氮为主。历年的负荷变化幅度较小,汕头段负荷超普宁段1.7倍以上,因流域内汕头段面积占比约3/5,农业人口多,畜禽养殖业较为活跃,经济更为发达。四大污染类别中,TN负荷大小依次为:土地利用>农业人口>大气沉降>畜禽养殖,TP负荷大小依次为:农业人口>土地利用>畜禽养殖>大气沉降。土地利用和农业人口是非点源氮磷负荷的主要输出源,原因是流域内化肥施用量较高,以及农业人口基数较大,生活污水产生量大,但处理效率却不高。(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非点源污染输出强度以人类的农事活动和城镇化建设为最大,林地和草地输出负荷密度较小。2016年以前,流域内大批人口农转非,2016年以后,农业人口变动趋于平稳,其对非点源污染的贡献大体呈下降态势。各类畜禽养殖中,以生猪的贡献最大,非点源TN、TP占畜禽养殖总负荷的79.23%和74.06%。大气沉降的贡献超过了生猪,表明需要对空气污染引起的水体非点源污染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汽车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也为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便利,汽车被盗事件频繁发生,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很多汽车防盗技术,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第四代IMMO(Immobilizer)汽车防盗控制器。汽车的高生产量和高销售量意味着需要大批量生产汽车防盗控制器,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因生产工艺、电子元器件损坏等原因带来的次品问题,这
建筑节能是我国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关键之一。我国建筑能耗总量的40%左右是建筑的供暖和空调能耗,迫切需要开发节能环保的空调和供暖方式。地热能是一种分布广泛、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利用浅层地热能的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良好的空调和供暖方式。对于地源热泵系统而言,在冷热负荷不平衡地区(如重庆地区)存在土壤热失衡问题,即地源热泵系统夏季向周围土壤的散热量远大于冬季从周围土壤的吸热量,从而导致土壤温度呈逐年升高趋
星际分子的发现推动了天体化学的发展,为人类更深入认识星云及恒星环境的演变过程、生命起源等问题提供重要线索。目前,已经探测到约有200种不同种类的星际分子,包括链状和环状分子,离子,自由基等。最近探测到的苯和苯甲腈分子激励天文学家对潜在芳香类星际分子的探索。复杂星际分子的探测成为天文学家关注的热点。目前利用转动跃迁谱线指导射电望远镜观测认证星际空间的分子,被认为是最可靠的手段。本论文主要对三个含苯环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跨区域基础设施工程投资兴建以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自2003年起,中国明显加快了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建设。跨区域重大工程往往涉及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和利益分配,易引起跨区域冲突。高铁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亦然。高铁建设发展十余载,由高铁走线、设站而引发的“高铁争夺战”在国内多地不断发生,冲突愈演愈烈,增加了高铁的跨区域治理难度。基于此背景,探究“高铁争夺战”的演化机理并提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向海外继续发展破开新窗口,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遇。铁路项目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中“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内产能输出与国际扩展发展的任务与责任。近年来,随着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海外铁路项目进阶形成投建营为一体的项目投资模式,以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随着投资模式中企业责任板块的扩展与项目生命周期的拉长,将形成更加复杂的风险局面;同时海外环境的特殊性,将耦合其他风
本文基于团队对于框支短肢剪力墙梁式加腋转换结构的研究,通过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框支短肢剪力墙梁式加腋转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地震反应,拟得到在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不同转换层位置及短肢剪力墙设置情况对于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的具体分析如下:(1)对转换层位置位于3、4、5层的框支短肢剪力墙梁式加腋转换结构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及弹性时程分析,从结构的模态信息、层间位移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一直以来地质灾害频发,滑坡就是其中一种很常见的地质灾害。双排抗滑桩由于具有布置灵活、抗滑效果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型滑坡治理中,但双排抗滑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复杂、发展起步较晚,因此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特别是桩间距、排间距等因素对双排抗滑桩桩土作用机理的影响。本文基于近年来逐步成熟的透明土试验技术进行双排抗滑桩室内模型试验,利用透明土便于直观观测土体内部位移场的优
地震作为一种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灾害影响的地质运动,断层失稳是其产生的主要因素,但也存在一个孕育发展的过程,并非毫无征兆的突然发生,从现代力学观点看,断层失稳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断层蠕动,即缓慢平稳地滑动;另一种为粘滑,即断层先稳定互锁然后突然滑动,再稳定互锁和突然滑动这样一种周而复始发生的行为。粘滑一词自1966年Byelee和Brace将其作为浅源地震的一种形成机理提出后,便引起了该领域研究人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雨水问题愈发凸现。主要表现为:城市雨水内涝频发;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径流污染严重等。山地城市由于地势复杂且多陡坡,降雨雨峰靠前,雨型急促,径流汇集时间短,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强烈,雨水问题更加突出,山地海绵城市建设所涉及的科学技术手段与平原城市有所不同。针对以上问题,根据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文水系、径流现状等实际情况,以地形高差为动力,优化各类低影
在结构抗震领域,评估结构或构件的弹塑性性能是一项重要且基础性的工作,要达到准确量化结构或构件的弹塑性特性,准确定义屈服点尤为关键。早期研究工作中,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屈服点确定方法,但基于不同方法计算出的结构或构件的弹塑性性能参数,如延性系数、损伤指数、滞回模型特征参数等存在较大差别,从而导致构件、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产生明显差异。因此,本文以构件屈服点的确定方法为切入点,首先对梁柱构件采用常用加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