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寒地区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 ——以哈尔滨市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环境对于城市空间建设的影响正成为各领域日益关注的主要议题。2013年11月起,国家发改委与住建部陆续出台《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13)2252号》、《城市适应气候行动方案(2016)245号》等文件,强调科学分析气候变化主要问题及影响,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2015年11月与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与李克强总理分别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严寒气候背景下的城市来说,气候适应性规划应该涵盖气候变化与地域气候背景两方面的内容。在我国全面展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及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的背景下,开展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可以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城市系统的应对能力进行测度,建立充分反映寒冷地域气候特点的城市空间建设目标,将气候适应性规划设计作为城市空间重要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为开展与城市气候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开发建设活动提供对策和措施指引,以提升严寒地区城市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变化的能力,推动严寒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论文选取典型严寒地区城市哈尔滨作为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对象,进行城市气候环境特征及其对空间要素的影响分析。在局地气候环境层面,对哈尔滨市1986-2015年30年的局地气候概况进行分析,并对其热岛效应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在微气候环境层面,论文认为严寒地区城市在冬季与户外季节之间存在过渡季节,并确定了户外季节与春秋季过渡季节的具体时间,并在过渡季节时间范围内展开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气候环境调研,确定过渡季节严寒地区城市公共空间的微气候环境特征。其次,论文进行严寒地区空间的气候适应性机制研究。论文深入分析了城市气候环境受体的适应机制,并对气候适应性要素进行细分,确定为保护修复能力、适应性调节能力与计划性撤退能力三项。论文分别对哈尔滨市城市空间适应局地气候环境与微气候环境的趋势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验证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空间来进行气候适应性研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严寒地区城市适应气候环境的空间要素关键领域进行提取。最后,论文构建了严寒地区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的研究框架,分别为气候环境特征分析、气候适应性要素分解、城市空间适应机制确定、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评价四部分,作为城市空间气候适应性评价研究的依据。再次,论文将统计数据、空间数据及文献政策三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来源,经过指标遴选、指标量化确定最终的严寒地区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经过相关规范指导、相似指标推断、横向比较赋值、定性指标分级四个步骤,确定各项指标因子的量化值,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层级的权重,经过指标的有效性检验,确定气候适应性主因子与评价运算准则。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对象,论文对其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发展动态及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哈尔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性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不同气候适应性分区的关键空间要素。最后,论文提出哈尔滨城市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途径,其中评价体系主要应用在规划编制体系中,评价结果主要应用在加强气候适应性的城市空间优化对策中。在我国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背景下,论文对气候适应性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进行补充,从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与详细规划三个层面提出了未来市级国土空间规划的气候适应性重点内容。论文针对气候适应性评价结果,依托于气候适应性主因子,分别从局地气候环境层面与微气候环境层面提出哈尔滨城市空间要素的优化对应措施。
其他文献
Ni-Mn-Ga合金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但其多晶脆性严重制约了合金薄膜形状记忆效应和阻尼性能的开发和应用。本文采用Gd合金化和晶化退火获得了塑性改善的细晶Ni-Mn-Ga-Gd高温形状记忆合金薄膜,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透射电镜、动态热机械分析仪等系统研究了Ni-Mn-Ga-Gd合金薄膜的组织结构,相变行为,形状记忆效应和阻尼行为,重点考察了晶粒尺寸对马氏体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间断有限元方法的最优误差估计性质。其中研究的方程为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的双曲守恒律方程和线性Korteweg-de Vries方程。本文中所研究的间断有限元方法是一类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的高精度数值算法,其优点在于对光滑解问题所得的数值解能以任意高阶逼近真解,同时对于间断解问题所得的数值解能够准确且清晰地捕捉真解的间断。因其优秀性质,间断有限元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探究复杂系统的内在动力学行为有两种典型方案——时间序列和复杂网络,它们在各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日趋完善,不少经典的统计量被用于刻画复杂系统的特征。但是,两种范式截然不同的分析视角使得在单一范式下分析和表征复杂系统难以得出全面的结论,这两种范式之间的转换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如此,目前提出的转换方法仍都缺少等价性方面的理论依据,两范式之间的转换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表征系统的内在特性还有待
Heusler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间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组成可分为:半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1:1:1)、全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2:1:1)以及四元Heusler合金(原子比为1:1:1:1),分别为A2、L21以及LiMgPdSn型结构。Heusler合金是一类特殊的材料并具有多功能性的应用,如半金属特性、高温铁磁性、形状记忆效应、拓扑绝缘体以及在能源和磁热方面的应用。Heusle
夹层结构通常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优良的隔声与隔热等特性,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高速列车、航空航天等工程结构中。在极端的高温和噪声环境中,热应力、气动噪声与机械载荷叠加对整个飞行器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夹层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对结构设计具有深远意义。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集成电路以及智能系统和结构的快速发展,使能量收集技术为低功耗微电子设备和无线传感网络提供能源成为一种可能。本文提出一种分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提高,武器装备的突防越来越难;不具备隐身能力的飞行器将无法遁形,极易被雷达发现而遭到摧毁,无法完成精确打击任务。具有电磁吸收能力的材料可实现电磁波的低反射,应用在飞行器上,可降低暴露风险,实现雷达隐身的目的。为了满足超高速飞行器对耐高温吸波材料的需求,本文利用先驱体法制备了多种陶瓷吸波材料,研究了组分、尺寸和结构对吸波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波机制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通过炔
钛基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能源化工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较差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严重限制了其在高温领域的应用。通过在钛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一层高温防护涂层可以在基本不改变其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能和抗热腐蚀性能。本文根据高温防护涂层的要求和合金元素对钛合金高温性能的作用机理,采用高温短时热浸镀结合低温
三明治夹芯结构因其高比刚度、比强度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中。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提出拥有更佳性能的三维点阵夹芯,并引入仿生梯度概念以使之性能更强、可设计性更高。梯度夹芯结构的可设计性提高的同时,其性能受结构设计的影响更大,对等效模型的要求也更高。本文通过理论研究,提出了考虑面板变形的波纹板及点阵结构的剪切刚度模型,基于实验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所推导模型的准确性。结合梯度概念,对点阵结构的
轻质高强高导热铝合金是大功率电子器件的封装散热基板用重要材料,但铝合金散热器的表面发射率低、使辐射散热能力差,而且在苛刻的海洋服役环境下抗腐蚀性能差,这制约了铝合金基板在高可靠、长寿命大功率电子器件上的拓展应用。如何提高大功率电子器件用铝合金的辐射散热与抗腐蚀综合性能,是该领域的关键课题。本文通过涂层成分与结构设计,提出纳米粒子辅助同步烧结微弧氧化技术、微弧氧化/旋涂(或电沉积)复合技术,分别构建
近年来,活性软材料的研究逐渐兴起。活性软材料是指可以在外界激励下产生大变形而实现一定功能的材料。从力学的角度展开活性软材料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材料的行为与机理,并指导材料的应用,具有深入意义。介电弹性体是一类典型的活性软材料,它可以在外加电场下产生大变形响应,具有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质量轻、易加工制造等优点。介电弹性体在智能仿生、生物医学等领域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驱动器、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