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顺磁性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载药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x85695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graphene)是具有sp2杂化的碳原子厚度的二维(2D)的单层膜。近几年来,由于其超凡的电学、热学、机械以及光学性能,石墨烯已经在材料、电子等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石墨烯的二维平面结构提供了巨大的比表面积,这一性质有利于其表面固定新型的无机金属纳米粒子、生物分子、荧光分子以及药物等等。另外,在其表面负载一些新型的金属纳米粒子的一类功能化复合材料可优化石墨烯薄片的光、电和催化性能。磁性Fe3O4纳米粒子已经在科学技术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众所周知,利用功能化、自组装技术以及原位合成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到目前为止,利用水热法制备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RGO-Fe3O4hybrids)还很少有文献报道。本论文围绕上述研究热点,进行了如下探索。   1.综述了目前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超顺磁性还原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物(RGO-Fe3O4hybrids)合成方法及应用。   2.以六水合氯化铁和四水合氯化亚铁作为合成四氧化三铁的前驱物,并利用氧化石墨烯在有机溶剂(一缩二乙二醇)优异的分散性,通过水热法制备出具有超顺磁性的RGO-Fe3O4复合物,对相关文献报道的关于RGO-Fe3O4复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一些创新。   3.通过改变合成的条件,包括反应起始原料的配比、反应溶液的酸碱性以及二乙醇胺的量,合成了具有不同粒径分布和单分散性优异的RGO-Fe3O4复合物,实现了对RGO-Fe3O4复合物饱和磁化强度的调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对合成的RGO-Fe3O4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二乙醇胺与一缩二乙二醇的体积比和溶液pH对RGO-Fe3O4复合物的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1)反应起始的二乙醇胺与一缩二乙二醇的体积比对Fe3O4纳米粒子形貌和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其体积比的升高,不同粒径Fe3O4纳米粒子及其聚集体均匀地附着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面。   (2)反应溶液的pH能够影响Fe3O4纳米粒子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性。当反应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后,得到的Fe3O4纳米粒子能够均匀地分散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并具有超顺磁的特性。   4.进一步研究了纳米颗粒覆盖密度和形态大小不同的RGO-Fe3O4纳米复合材料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未来的高考将更加符合外语学习的的规律和
期刊
本研究从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数据库中克隆得到了1个MAPK激酶基因STK2,利用酵母异源互补技术初步明确了其功能,发现该基因能互补酿酒酵母FUS3/KSS1在丝状生长、侵入生长及子囊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