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伯顿电影哥特式意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x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蒂姆伯顿的电影文本作为研究内容,结合意象、哥特文学、空间来探讨伯顿电影中典型的意象和他独有的哥特式电影风格。哥特风格是他电影风格最集中的体现,在他的电影中传统电影建构的原型机制是被质疑和颠覆的,好莱坞经典的传统类型化电影模式受到了冲击,电影语言叙事原本单一严肃的局面也被解构。在现有资料中,研究伯顿电影风格的有很多,但是很少将其电影的哥特意象归纳整理并放置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展开,从最基本的哥特文化作为键入点,结合现阶段电影发展的趋势和蒂姆伯顿的作品文本,对伯顿独有的哥特风格电影的典型意象概述总结和提炼升华。第一章中首先简单介绍蒂姆伯顿以及他从影以来所创作的电影作品。结合后现代主义语境,论述电影作品中的话语表达、视听经验和文化内涵。其次在哥特文学中,爱伦坡的艺术成就是不可否认的,他的作品既有哥特的鬼魅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让哥特的视像下包裹了阴郁的温情,这一点是爱伦坡对哥特文学艺术的特殊贡献,也是对蒂姆伯顿来说也是最有影响的部分。第二章中从空间方面探讨蒂姆伯顿电影的空间意象。主要从封闭空间、自然空间和奇境空间三个方面看导演在空间上哥特式的独特建构。封闭的空间是哥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空间意象,是故事情节展开的基础。自然空间和奇景空间的建构就更多的融入了导演自身的想法。在电影里空间的转换实际上也是话语权和主体身份的转换,这种空间想象和建构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第三章主要是对导演所拍电影通篇梳理,结合大量的具体文本对于蒂姆伯顿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典型哥特式影像意象进行分析,总结出这些典型意象在电影中的作用和内涵。也正是这些看似恐怖的意象在他影片中的和谐并存,造就了他作品的独特风格。全文梳理了蒂姆伯顿作品的创作特点和风格,在哥特文化方面以爱伦坡的文学作品为代表深入分析,阐明了哥特艺术在蒂姆伯顿影片里的重要性。对于蒂姆伯顿电影中的哥特空间设置和女巫、机械、鬼怪等几类典型影像意象的分析证明他的影片对于哥特风格的突破,不只局限与传统单一的哥特恐怖意象,而是衍伸出了自己独有的哥特风格,是一种再创作和升华。蒂姆伯顿的哥特电影中情感世界被发掘和放大,并在创作的过程中这种感性体验不断被提升,审美情感和思考空间也被进一步引发,这样一来不只是艺术上的欣赏,同时还上升到哲学上的反思,个人的信念和价值体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伯顿电影对生命本原及终极意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本文将蒂姆伯顿的哥特式电影放置于后现代主义的大背景下考量,结合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导演的哥特风格,深入探讨和研究蒂姆伯顿电影哥特意象的重要意义和对传统电影的反叛和突破,全面解析导演对于人生的另类感悟。一个处于商业电影环境下的导演,能而用荒诞调侃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人生价值敢于突破好莱坞的传统,他的电影里没有刻意的渲染与抒情,多的是一份纯真与自然。在蒂姆伯顿哥特风格大获成功的影响下,哥特风格也于其它类型电影多元素融合,赢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1993年河北省启动“白色革命”工程项目,蔬菜产业就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解决单家独户菜农缺乏信息、蔬菜生产成本高、产品销售渠道窄以及竞争力差等问题,各蔬菜产区陆续组建了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公共体育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我国公共体育设施发展的转变及其"概念和属性"的延伸分析入手,对公共体育设施规
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理论和现实问题。国际人权的发展与传播,使少数民族作为个人的基本人权得到了保护,但是少数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其生存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豫剧与中国古典舞的形成发展的叙述,将豫剧与中国古典舞两种不同的表演艺术从各自的领域中提取出来进行梳理、分析,另外从美学角度阐述豫剧与中国古典舞各自的特点
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评论家V.S普里切特曾称赞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代表了“一代人的冷峻良心”。即在20世纪信仰普遍崩溃的时代,在世人成为“空心人”的
铜是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过渡元素中的一种,也是水生动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更是许多酶类(如赖氨酰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等)的主要构成成分。但是高浓度的铜
目的:观察自拟祛疣配方颗粒剂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和0.1%维A酸乳膏治疗43例扁平疣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6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2mL肌肉
目的探讨实践"生命网"模式对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和自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