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青风藤是防己科防己属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具有驱风除湿、通经络之功能。 研究表明,青风藤中的主要抗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活性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但截至目前,青风藤的抗炎机制却没有完全清楚。体外的抗炎药理模型显示青风藤的提取物只具有微弱的抗炎活性,临床上使用的青风藤提取物却显示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这个矛盾提示,青风藤提取物中的成分可能作为前体药物,在体内转化成活性代谢产物进而发挥作用。因此,系统地研究青风藤中生物碱类成分的体内代谢,不仅可为青风藤的临床用药提供体内药物代谢信息,而且还可为青风藤体内药效物质的阐明奠定基础。基于此目的,我们首先对青风藤原植物中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手段,从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化学方法和各种谱学数据(UV、NMR、MS)分析等,鉴定了其中15个化合物,分别属于菲类生物碱、吗啡烷型生物碱、原小檗碱型生物碱、阿朴菲型生物碱以及其他等成分。分别为:N-(1,7-二甲氧基-菲-2-基)-乙酰胺[N-(1,7-dimethoxy-phenan-thren-2-yl)-acemmide,1],青藤碱[sinomenine,2],3-甲氧基吗啡烷[3-methoxymorphinane,3],3-甲氧基-17-甲基吗啡烷[3-methoxy--17-methyl-morphinane,4],3-甲氧基-6-羟基-17-甲基吗啡烷[3-methoxy-6-hydroxy-17-methylmorphinane,5],3-甲氧基-17-甲基吗啡烷-6-酮[3-methoxy-17-methylmorphinane-6-one,6],3-甲氧基-14-羟基-17-甲基吗啡烷-6-酮[3-methoxy-14-hydroxy-17-methylmorphinane-6-one,7],3-甲氧基-7,8-二脱氢-17-甲基吗啡烷-6-酮[3-methoxy-7,8-didehydro-17-methylmorphinane-6-one,8],青风藤碱[sinoacutine,9],13,13a-二脱氢-9,10-二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小檗因[13,13a-didehydro-9,10-dimethoxy-2,3-(methylenedioxyl)-berbine,10],青风藤定碱[sinomendine,11],7-甲氧基青风藤定碱[7-methoxylsinomendine,12],7,10-二烯十六烷酸甲酯[7,10-hexadecadienoic acid,methyl ester,13],6,9-二烯十八烷酸甲酯[6,9-octadecadienoic acid,methyl ester,14],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15]。其中,化合物1为一未见文献报导的新化合物,化合物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青风藤生物碱类成分体内代谢研究奠定基础。 青藤碱是青风藤中主要生物碱类成分,其盐酸盐制剂在我国和日本已开发成临床用药,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多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治疗。然而,迄今没有见到其体内代谢研究的相关报道。本文对盐酸青藤碱在大鼠的体内代谢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