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产业创新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生态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其中,产业创新理论认为,产业创新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改造原有传统产业或者催生新产业并形成竞争力的过程。产业集群理论认为,各种公司和机构在一定空间内聚集,通过共享基础设施、加速信息传递、减少交易成本、进行柔性专精生产,可以获得竞争优势,加速创新的产生。产业生态理论认为,产业生态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总和;通过对产业生态要素和生态健康的研究,能够更好地促进产业和谐高效地运行,促进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三大理论发展脉络的把握和对这些经典理论的详细论述,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打开了广阔的思路。其次对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界定,并对自然生态系统与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各要素进行了对比;指出了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的五个特征,即创新种群的协同进化、创新生态位宽度的缩小化、价值增值化、非中心化、知识累积性和快速流动性。对要素的对比和对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深入理解和把握创新生态系统。然后,本文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过程进行了重点论述,形成了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由制造型创新生态网络、研究类创新亚群落、中介类辅助创新亚群落、集群内部创新生境、集群外部创新生境共五大部分构成。文章对群落的组分、功能、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了详细阐述。接着对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流、人才流和资金流的内在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指出各“资源流”运行的顺畅程度和对创新瓶颈的敏感程度决定了创新生态系统自运行能力的强弱,他们对创新行为主体的支持或压力,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产生,使得创新生态系统和谐运转,不断完善。第二章在第一章所述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福州市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研究”的调查问卷,用定性的方法来研究福州市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的构成情况以及整个创新生态的运行情况,形成了本文的又一个创新点。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了福州市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并指出了其所存在问题。第三章,分析了美国硅谷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阐明了对福州市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借鉴与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州市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六条对策建议:吸引国内外尤其是台日大型软件企业,<WP=3>为制造型生态网络打造完整产业价值链;完善内部创新生境,为创新成果的产生提供沃土;发展和规范中介种群,提高中介运行质量和效率;构筑核心人才聚集的高地,完善高层次人才的支撑体系;构建多样化的融投资体系,为软件产业集群创新生态系统注入活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技术预见机制,完善福州市软件产业集群技术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