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绿色增长核算分析与路径选择--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g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转移是缩小区际间发展差距的有效路径之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区域产业承接面临诸多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转移绿色发展效率不高等,如何提高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各界讨论的热点。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也是我国高密度经济廊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是中华人民的生命河,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生态环境摆上优先位置。以长江经济带为例,研究产业承接区域的绿色发展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为探索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增长受产业承接和碳排放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贡献情况,进一步研究承接产业转移区域的低碳发展路径,选取了长江经济带1997-2017年数据,将环境因素二氧化碳排放引入超越对数生产函数(Translog)构建绿色增长核算模型,分别对长江经济带整体及其上、中和下游进行经济增长核算,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整体来看,二氧化碳对长江经济带的产出弹性为负,年均值为-0.081,增长率为-1.766%;外来投资和能源消费产出弹性大于0,年均值分别为0.094和0.658,增长率分别为1.758%和0.762%。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年均值为31.3%,外来投资次之为11.3%,二氧化碳最小。除个别年份外碳排放贡献率均为负,二氧化碳对经济增长的抑制性与能源消费的贡献性有较强的同向性;外来投资技术进步相对于能源消费技术进步大于0。核算结果表明,(1)三种投入要素中能源消费是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2)承接产业转移对于长江经济带整体经济发展前景较好;(3)二氧化碳排放会抑制长江经济带的经济产出和经济增长,且抑制性随着能源消费的增加而增加。第二,对比上、中和下游核算结果来看:相似之处有,二氧化碳产出弹性都小于0,且贡献率除个别年份外都为负;能源和外来投资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均为正,能源的产出弹性和贡献率都最大。不同之处有,下游地区外来投资的产出弹性最大;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的产出弹性和碳排放的产出抑制性都是最大;上游地区三种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和贡献率处于中等水平,与中游和下游2012年以后外来投资的贡献率突然变小不同,上游地区外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几乎一直随时间而增长。  最后,根据长江经济带整体、上游、中游和下游不同的绿色核算结果,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面对日趋紧张的住房供求矛盾,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的首要任务。但是由于政府资金紧缺,以及缺乏专业的项目开发及运营经验。作为一种私有资本的融资
随着全球商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供应链运营的不断深化,价格战争不可避免,且愈演愈烈。伴随着供应链的发展,消费者行为方式也不断演进,其中主要有策略行为和短视行为。同期,代购产业作为供应链运作中的新兴事物正如火如荼的发展壮大,他们为消费者谋取福利的同时,赚取利润。在学术界,对这一交叉领域的研究国内外鲜有涉及,本文在考虑消费者行为和中间商的投机策略的背景下进行定价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文利用模型求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电信通讯网络、电力系统网络、交通运输网络等网络系统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社会经济、国防安全的方方面面。网络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服务设施,一
在近年来住宅市场快速发展、投资需求和渠道急剧增加的背景下,住宅价格波动逐渐表现出价格波动幅度大,波动率变化频率快等波动特征。对于价格波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波动的界定和
排序和调度是决策的一种形式,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中,有效的排序和调度已经成为在市场中生存的必要条件。50多年来,关于作业车间调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由于经典作业车间调度问题过于理想化,与现今车间的实际生产状况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在经典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做一定程度的扩展,使新问题更加的符合车间生产的情况就变得十分必要。设备作为车间生产的一项重要资源,其可用与否的
大规模自然灾难大多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人道主义物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灾害发生后,人道主义救援物资通过各种方式从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