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区复垦土壤的环境质量状况是涉及到矿区农业生产能否正常进行、以及人体健康安全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过程中,复垦土壤的环境质量是首先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黄土区大型露天矿也不例外。本文以山西平朔露天矿区为例,采用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发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技术导则》(2001-02-10 实施),以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对矿区不同复垦基质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Cd、Hg、As、Pb、Cr、Cu)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在所选的22 个典型地段、77 个样点中,Cd、As、Cu 的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未超过绿色食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Cr 的单项污染指数超标的有8 个样品,Hg 有2 个样品,Pb 有2 个样品;综合污染指数超标的有3 个样品。(2)77 个样点不同重金属污染元素分析结果表明:As 和Cu 都没有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和绿色食品标准。Cd 的含量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三级标准与绿色食品标准,但有5 个样点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Hg 有2 个样点,超出了绿色食品的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3 个样点超出了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但都没有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Pb 和Cr 分别有2 个和7 个样点高出了绿色食品的标准,分别有35 个和36 个样点高出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但这些样点Pb 和Cr 的含量没有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二级和三级标准。(3)9个典型复垦剖面重金属元素及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Cr、Pb 含量在复垦土壤剖面变化较大,其次是Cd、As,含量变化较小的是Hg 和Cu。(4)岩土排弃工艺不合理造成的矸石自燃,使复垦基质的pH 值有所降低,污染元素有整体增加的趋势。(5)全盐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复垦基质除个别之外,都属非盐渍化土壤。(6)不同粒径的风化煤矸石和新鲜煤矸石pH 值和全盐量浸泡试验表明:风化矸石的pH 值和全盐含量>新鲜矸石。本文研究结果为平朔露天矿区及黄土区类似的大型露天煤矿的岩土剥采排放、地貌重塑、土壤重构和植被重建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