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米波雷达相参合成技术研究与显控软件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米波雷达规模庞大、机动性不足、造价成本较高。为了提高米波雷达的测角精度同时保持一定的机动性,本课题组提出了分布式米波雷达的实现方案,利用多个分布式的小型米波阵列雷达进行相参合成。该雷达采用全数字化设计,功能丰富,扩展性强,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研究该体制雷达的相参合成技术,并设计试验系统的显控终端软件。论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分布式阵列体制的米波雷达试验系统的系统结构和工作模式。然后研究了分布式相参合成雷达的相关技术,分析了其发射相参时的参数估计方法。分布式雷达在实现全相参时,首先通过发射正交波形实现各雷达单元相参参数的高精度估计。为提高相参参数的估计精度,本文结合调频步进信号多脉冲、正交、宽带的特性,设计了基于调频步进信号的分布式相参合成雷达实验系统方案,分析了调频步进信号的高距离分辨特性,研究了该体制下实现相参合成的信号处理流程,通过系统建模仿真,验证了两部雷达在接收相参和收发全相参时分别可以获得6dB和9dB的信噪比增益,并分析了实现发射相参的参数估计精度需求。最后设计了分布式米波雷达试验系统的显控软件,对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进行了研究。该软件作为人机的交互界面,主要实现了两个功能:一是在控制界面输入相关的工作参数,并以协议的方式发送给定时控制板;二是控制系统的幅相误差校正过程、校正结果显示、目标点迹显示,以及校正结果、点迹信息导出等。软件通过了试验系统在不同模式下的联合测试,给出了软件的测试内容与结果,在不同模式下与雷达系统各个模块进行联合调试,完成了相应功能:在搜索模式及调频步进模式下系统可以正确产生发射波形并接收回波;校正模式下系统经过校正后,各通道间相位误差在±5?范围内;模目模式下系统可以根据录入的参数产生正确的模拟波形。
其他文献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由以前单一的数据网变成了多业务的综合数字网,它的设计有两大目标:一是保证各类业务的QoS要求,二是使网络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佳。因此,研究网络分组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视频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实时图像处理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DSP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理论研究
语音是人们日常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音信号存在着很大的冗余度,因此语音压缩在存储和数字化传输方面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
随着高速飞行器的发明,传统机械扫描雷达由于天线惯性越来越难对高速飞行器进行探测,而相控阵雷达在波束转换速度以及波束形成灵活性上的巨大优势,使其已经受到各国的广泛关
在早前,诸如雷达、通信以及电子战等应用通常在收发操作层面上是相互独立的,且分别拥有各自独立的收发器及信号处理设备。由此也带来了资源冗余、电磁兼容性差、规模庞大、缺
Windows CE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项功能强大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它具有很多优秀的性能。Windows CE操作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根据需求定制设备,这种定制有助于
语音转换是指改变一个人(源说话人)的语音个性特征使之具备另一个人(目标说话人)的语音个性特征,从而使源说话人的语音听起来像目标说话人的语音的一种语音处理技术。随着现代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AR)影像包含丰富的目标信息,近年来成为遥感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地物分类方法的研究是极化SAR影像解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民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