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稀土资源大国,现已探明资源储量在5200万吨以上,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供应轻重稀土产品的国家,主导着国际稀土市场的走向与发展,然而由于我国稀土采矿技术严重滞后,稀土资源管理混乱,矿区开发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稀土资源利用率低下,在赣南寻乌矿区,大量采用池浸方式分选稀土元素,大量残留化学试剂渗入地下水中,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随着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与改革深化的需要,稀土尾砂治理的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首先通过XRD、SEM、TG-DTA等技术分析了赣南稀土尾砂的基本性质,探讨稀土尾砂运用于陶瓷材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稀土尾砂是以Si02和A1203等氧化物为主的瘠性料,存在尾矿铝含量偏低,铁钛含量高等特点,经过合理的配方优化,利用尾砂制备建陶抛光砖是完全可行的。然后在前期探索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抛光砖的基础配方与最优工艺参数,根据配方的缺陷使用硅灰石,铝矾土等矿物对基础配方进行优化。最终获得了适应于建陶生产的抛光砖配方。研究表明,最优原料配方为洽水稀土尾砂50%wt、广东黑泥20%wt、番禺泥5%wt、黄江砂5%wt、低温砂15%wt、硅灰石3%、铝矾土6%。最优生产工艺为球磨时间为20min.,成型压力为15MPa,保温时间为20min。在优化条件下制备的试样抗折强度为62MPa,吸水率为0.21%,烧成收缩为11.15%。在中试试验过程中,根据工厂实际生产情况,以最优配方体系为基础,相应地做出工艺与配方调整,使用55%wt的稀土尾砂成功地制备了吸水率为0.02%,气孔率为0.21%,体积密度为2.3g/cm,抗折强度在47-52MPa之间的抛光砖,其各项指标均超过GB/T4100-2006干压砖的性能标准。本论文创新性地解决赣南稀土尾砂在建陶抛光砖生产技术上的瓶颈,不仅实现了尾矿资源化利用的目标,还解决了稀土尾砂综合治理的难题,具有环保与资源利用的双重效益。该技术为以后大规模利用尾砂生产抛光砖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