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引起心肌组织急性或慢性缺血,坏死,导致心功能下降,心力衰竭,严重威胁生命。由于心肌细胞为永久性细胞,发生心肌梗死后无法再生,致使局部心肌组织永久性失去功能。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 cells, BMC)是具有自我更新与增殖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其组成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和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在不同组织的微环境影响下,定向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实验拟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造血干细胞HSC表面标志物CD34,早期造血干细胞/祖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15例正常心脏,15例梗死心肌及梗死心肌周围区域的表达情况,进而了解心肌发生梗死后,自体动员骨髓干细胞在心梗区的归巢情况,为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一定的线索。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CD34,CD133,TGF-β在15例正常心脏,15例梗死心肌及梗死心肌周围区域的表达情况,并对它们之间的表达差异及相关性进行观察总结。结果:1。HE染色结果:15例正常心脏组标本无异常发现;15例梗死心肌可见心肌纤维凝固性坏死,核消失,胞浆均质或呈不规则粗颗粒状。2.免疫组化结果:1)在正常心肌组织中,CD34呈线形有续表达于心肌组织间的血管内皮处;而在梗死心肌处及梗死周围区域可见CD34呈弥漫状表达,CD34阳性细胞多形成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小管腔样结构,类似新生血管,明显不同与正常心肌组织。CD34的表达强度在正常心脏,梗死心肌及梗死周围区存在差异(P〈0.01〉。2)CD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