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微型浮游植物是指细胞直径在0.2-3μm之间的浮游植物,包括聚球藻、原绿球藻和真核微微藻类,通常在贫营养水体中是初级生产力的重要贡献者。本文于2011和2012年5-10月对秦皇岛北戴河海域爆发微微型浮游植物(即抑食金球藻,Aureococus anophagefferens)褐潮爆发前后水体分级叶绿素a进行调查,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对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和聚球藻丰度分布特点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研究小型、微型和微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对总径叶绿素a贡献率和各粒径叶绿素a分布特征,分析了海域在褐潮期间和非褐潮期间的海水浮游生物粒径组成。6月初是褐潮爆发期间,6月整个调查海域范围内叶绿素a平均含量为10.85±5.13μg/L,非褐潮期间8-10月叶绿素a的平均含量为5.50±3.60μg/L。褐潮期间和非褐潮期间各粒级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对叶绿素a总量的贡献率有所差异,褐潮期间6月小型(Microphytoplankton,>20μm)、微型(Nanophytoplankton,2~20μm)和微微型(Picophytoplankton,0.74~2μm)浮游植物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率分别为2.1%、48.3%和49.6%。非褐潮期间7月小型、微型、微微型对总叶绿素a的贡献率分别为14.4%、51.6%、24.0%。对北戴河海域微微型浮游生物进行两年的调查发现,微微型真核浮游生物丰度在1.28×105~2.26×109cells/L,聚球藻丰度在2.20×105~8.32×108cells/L之间。微微型真核植物丰度低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域的西北地区。聚球藻丰度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域的东北部水域。2011年和2012年共同特征是微微型真核生物细胞丰度在6-7月最高,8月逐渐减少,9-10完全回归正常的微微型生物类群比例;2011年聚球藻的丰度8月最高,7月上旬最低。2012年聚球藻丰度是7月最高,6月最低。微微型真核生物出现藻华时表现为近岸站位的丰度最高,远岸站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