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D的AlON透明陶瓷快速无压烧结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lON透明陶瓷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陶瓷,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且在红外到紫外波段均有良好的透光性,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特种仪器制造、红外探测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世界各国多采用无压、热压的方式烧结AlON透明陶瓷,但无压烧结制备AlON透明陶瓷存在烧结温度高、保温时间长的问题,因此制备成本仍然较高。本文以碳热氮化还原法合成的AlON粉体为原料,添加0.5 wt%Y2O3为烧结助剂,以不同球磨工艺对AlON粉体进行球磨,获得两种具有不同粒度分布特征的AlON粉体:其一为单峰粉体,D50=1.1μm;其二为双峰粉体,特征峰位分别为1.1μm和2.2μm。无压烧结试验表明,双峰AlON粉体具有较好的烧结活性,其致密化温度较低,且致密化速率及相同温度下的致密化程度均高于单峰AlON粉体。双峰粉在无压烧结过程中的相转变研究表明:AlON粉体在升温至1400℃时转变为Al2O3和AlN,其中粗颗粒AlON转变为立方η-Al2O3和h-AlN,而细颗粒AlON转变为六方α-Al2O3和h-AlN,且随烧结温度继续升高,由于η-Al2O3和AlON的结构相似性,η-Al2O3和h-AlN在较低温度(1600~1700℃)重新转变为AlON,而 α-Al2O3 和 h-AlN 在 1700~1800 ℃转变为 AlON。进一步的微观结构演化研究表明:快速升温使样品中由AlON分解产生的Al2O3在重新转变成AlON相之前,颗粒保持近球形的、双峰分布的粒度分布特征。近球形的颗粒形貌有利于实现颗粒重排,双峰颗粒尺寸分布有利于晶粒生长,二者共同促进致密化进程。在Al2O3全部转变为AlON相之后,AlON大颗粒与大颗粒,大颗粒与小颗粒,小颗粒与小颗粒之间的传质过程同时快速进行,从而使得烧结后期试样中AlON晶粒快速长大,使气孔得到有效的排除从而获得高致密度样品。具有双峰粒度分布特征的AlON粉体,以40 ℃/min快速升温至1880℃保温150min,制备了高透过率的AlON透明陶瓷,3mm厚样品的红外透过率达81.8%,实现了 AlON透明陶瓷的快速低温烧结。
其他文献
本文以CH_3NH_3PbI_3材料制备的薄膜为对象,设计了15%、50%和90%RH三种湿度环境,研究了CH_3NH_3PbI_3薄膜材料在三种不同湿度环境下的退化过程。主要研究结论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在CH_3NH_3PbI_3薄膜稳定性的研究中,通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稳态荧光光谱技术、XRD图谱检测技术研究CH_3NH_3PbI_3薄膜退化过程中结构变化和退化产物。实验结果发现
在波长路由光网络中,网络所能提供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通路数受到每条光纤链路上可复用波长数、光纤数等网络资源因素的制约。研究如何在给定的网络环境下,根据网络的各种限制
本文在海水中通过阴极剥离试验、电化学测试方法和现代物理测试技术对不同种类的16种环氧涂层的耐阴极剥离性和耐腐蚀性进行检测,进而结合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涂层寿命予以预测,为研制新型耐腐蚀、耐阴极剥离的环氧涂层提供实验依据。利用阴极剥离试验测试在海水中浸渍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阴极剥离半径和阴极保护电流,结果表明,在25 ℃海水中-1.5 V恒电位浸渍28 d条件下涂层的失效速率较65 ℃海水中-3
文章在分析苏州中部城区湿地资源自然基底条件基础上,探讨区域内形成的古城水文化、水景观文化、漕运文化等以“人”为中心的湿地生态人文文化,并解析生态文化发展、传承中存
大多数承担海上运输任务的船舶,现如今仍旧依赖螺旋桨作为主推进器及舵作为转向装置推进和操纵船舶,部分船舶虽然装有侧推器,但是仅在低速靠离泊情况下使用。因而,当需要对三
随着三维扫描技术的日臻成熟和三维图像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三维图像的处理技术也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深入研究,三维模型的骨架提取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在图形动画、图
近年来,艺术元素越来越多地被融入到品牌营销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借助艺术元素来提升品牌层次成为值得企业思考的问题.本文以营销3.0时代、消费文化的变迁、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为媒体带来了巨大变革,企业如今面对的,是以丰富多元的观察角度、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观察强度,和速度极快、辐射极广的传播力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