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一直很重视青年的思想引领和实践教育,尤其是青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如何加快促进全国人民尤其是各阶层青年群体的共产主义认同,成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论题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和现当代青年运动研究双向角度,回顾和分析建国初期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程,深入总结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有助于启发和推进新时期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效果最优化。写作思路如下:导论:本文通过导论部分对论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时间范畴(1949-1956年)和相关概念做必要的澄清,为下文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逻辑起点,并通过图形绘制简要呈现本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一章:本章重点是探讨建国初期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溯源及其时代背景,为建国初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寻求理论依据和现实出发点。第二章:结合中国社会变迁的特殊背景和青年群体特征,从教育对象“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探讨建国初期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可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新中国社会性质的教育、无产阶级思想教育以及共产主义实践教育四大方面,以此构成一个层次清晰、错落有致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第三章:主要阐述了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中央紧紧围绕方向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尝试了多种教育方式,例如围绕方向性原则进行的理论灌输法和正面积极教育法,围绕实效性原则进行了与工农相结合的方法和与青年特征相结合方法,围绕层次性原则采取了党内外要求区分化的方法以及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相统一的方法,它们共同作用于建国初期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系统。第四章:本章重点介绍了建国初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管理载体、大众传媒载体、活动载体等主要载体。同时每一个载体的具体阐述将通过建国初期几个典型、具体的物质载体展开,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宏观地把握建国初期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及教育目的的实现等过程。第五章:本章将从理想信念教育满足教育主客体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维度出发,通过建国初期青年与集体、青年与社会双重关系,全国分析建国初期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并在科学评判其重要性的基础上,为当今的青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价值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