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媒体2011年涉华报道框架研究——以《华尔街日报》、《时代》、CNN为例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an8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伴随着政府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对外交流活动,中国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和平崛起的中国正吸引着来自世界的目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也给予中国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国际社会也曾不断出现一些“杂音”,而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博弈中声音微弱,制约了国家形象的有效展示。要扭转国际舆论被动局面、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必须知己知彼,故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涉华报道入手展开研究。  本文针对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CNN网站三家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内容进行了多维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在新闻框架影响下取景,对涉华报道的议题选择、关注点及消息来源的使用都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本文着意通过分析其新闻取景框架的呈现方式及产生倾向性报道的原因,从而提出在当今国际传媒环境下构建我国国家形象的建议。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  引言着重论述本选题研究背景及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并介绍本选题研究方法及重、难点。  第一章首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法,对经过搜集整理、翻译的三家媒体2011年涉华报道样本进行数据统计,然后结合数据对报道的类别、议题、消息来源及倾向性进行具体分析;  第二章主要针对三家媒体2011年涉华报道部分典型案例进行内容解读;  第三章及第四章在阐释新闻框架概念的基础上,着力分析美媒有倾向地选择议题、设置框架的三种表现形式及七大原因;  第五章对中美媒体间的博弈以及美国媒体通过报道所传递的中国形象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解读;  最后,提出在当今国际传媒环境下有助于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七点建议。
其他文献
【摘要】插花制作课程的教学体系亟待改变,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供“职业化”课程体系和“多样化”教学场所,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专业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 情境式教学 插花制作 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20-01  插花制作是园林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是本专业的必备技能。是指将
三网融合作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国家“十五”规划中首次得到确认.为了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提高国民经济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