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T2L型的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基因鉴定学与行为学分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a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 disease,CMT)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是最常见遗传性的周围神经病,临床上以肢体远端肌肉的进行性对称性的无力、萎缩、感觉减退和腱反射减弱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约为1/2500。根据病理学和电生理特点,临床上依据其病理和电生理特点可分为两型:脱髓鞘型(CMT1型)和轴突型(CMT2型),根据遗传方式不同,腓骨肌萎缩症可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R)、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和X连锁遗传(XD/XR)。   研究表明,腓骨肌萎缩症各亚型致病基因的具体分子发病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是通过致病基因的功能丧失、功能获得、剂量效应、显性一负性作用而致病。本实验采取基因鉴定和行为学分析方法验证该携带人类突变的pCAGGS-HA-K141NHSPB8转基因小鼠。基因鉴定结果表明F3代有9只pCAGGS-HA-K141NHSPB8转基因小鼠和9只pCAGGS-HA-wtHSPB8转基因小鼠。行为学方法包括足迹实验、固定棒试验、旋转棒试验、痛阈实验。足迹实验方差分析结果:MT(突变组)、WT(过表达组)、NT(正常组)三组F2,F3代足迹分析足印长、步长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多重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固定棒试验结果MT、WT小鼠运动协调能力较NT小鼠较运动协调能力降低;MT F3代在转棒上停留时间明显少于NT和WT的F3代在转棒上停留时间,p<0.05。旋转棒试验结果表明pCAGGS-HA-K141NHSPB8突变小鼠下肢周围神经运动功能受损;足底电击痛阈实验统计学方差分析,p>0.05,MT,WT,NT三种基因型的小鼠之间的痛阈值无明显差异,表明pCAGGS-HA-K141HNSPB8突变小鼠下肢周围感觉神经无明显受累。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血清胆汁酸代谢轮廓分析,筛选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的诊断标志物,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治疗过程中
目的:研究GLP-1(7-36)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正常糖(5mmol/l)和高糖(33mmol/l)环境下培养的HUVECs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LP-1(7-36)(
酒店企业成本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淡化、成本管理弱化,成本行为软化的“三化”现象,致使成本失控日益严重,成本水平高居不下,严重制约着企业效益的提高,影响了企业的发
目的研究加强型硬膜外导管与普通型硬膜外导管在小儿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中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而探讨此两种导管的临床安全性,为临床小儿硬膜外麻醉中硬膜外导管
目的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neumolysin,PLY)是由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溶细胞毒素。近年来研究证实小剂量PLY可诱导宿主细胞凋亡,但其机制
目的:分析轻、中、重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方法,以更好的诊治大疱性类天疱疮。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首次住院确诊的60例资料完整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查阅其病史资料,依据皮损受累面积分轻、中、重度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组指标的差异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组资料共60例患者,其中轻度18例、中度17例、重度25例,
目的:观察乳化异氟烷(emulsified isoflurane,EI)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检测谷氨酸受体6-突触后致密物质95-混合谱系激酶3活性的变化,探讨EI发挥作用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