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单单依靠自身的研究和开发实力已经无法很好地适应满足消费者日益快速变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产学研战略联盟作为一个可以共享有限资源、分担研发成本并有效规避风险的合作形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与此同时,研究战略联盟的数量在近数十年来一直处于空前的增长状态,但联盟的失败率却高达40%70%,其中不恰当的合作伙伴选择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选用合适的合作伙伴,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政策来维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进一步促进合作,是产学研(IUR)合作得以成功实现和顺利开展的前提。然而,选择正确的R&D伙伴是一个依赖于众多因素的综合化过程,企业要想选择合适的研发伙伴与之进行合作,就需要了解有哪些因素以及它们是怎样影响R&D伙伴选择的,这对于提升联盟双方合作意向、提高合作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在阅读大量有关产学研战略联盟以及合作伙伴选择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众多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并依据3C理论,从能力、兼容性以及投入三方面构建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研发伙伴选择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调查及预调研等形式对研究变量进行一定的修订及评估,进而对伙伴选择过程中的能力、兼容性、投入以及双方合作意向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假设。通过对139个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研究了各变量在理论框架中的作用,解释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过程中能力、兼容性以及投入对双方合作意向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各假设验证结论进行深入讨论,本文不仅对已有研究中的部分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且有所创新,尤其是对关系兼容性与双方合作意向的作用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因此,本研究不仅实现了理论层面的丰富与拓展,还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揭示了产学研战略联盟研发伙伴选择的内在机理,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参考,更为构建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选择体系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