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资本错配问题,这本质上属于企业决策中的次优选择而造成的问题。本文认为典型的企业决策的难题包括融资约束和管制贴现,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企业无法完全根据市场定价来采取最优策略。融资约束是企业在投资形成资本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借贷约束。正如同家庭决策需要面临预算约束一样,企业的现有资源也构成了融资上的预算约束,这便是融资约束——它不可能无限融资,有可能符合最大化决策的投资额却面临融资的预算约束的限制,这显然是传统的企业决策未考虑到的问题。企业决策的另一个难题是管制贴现。管制贴现产生于管制利率,这种非市场化的利率一旦应用于时间价值的贴现,就会影响到企业未来价值的现值上,从而误导企业的最大化决策,造成资本的错配。本文以此为引,探讨了融资约束和管制贴现的波动对宏观产出波动的影响,融资约束和管制贴现的引入,是DSGE中首次从企业内部考虑决策问题,揭开了企业决策的“黑匣子”,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点。首先,定性分析部分搜集和梳理了央行发布的2002年以来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季度数据,将社会融资规模分为债权融资规模和股权融资规模,发现H-P滤波后的债权融资规模和真实GDP趋势项正相关,波动项同向波动,而股权融资规模和真实GDP趋势项无明显相关关系,且波动项呈现反向波动的特点,股权融资规模和上证综指之间有明显正相关关系。其次,数量分析方面则利用目前已经比较成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和校准的方法,系统全面地考察存在融资约束和管制贴现的情况下企业总产出的波动情况,文章认为技术冲击、融资约束冲击和管制贴现冲击能够解释绝大部分的产出波动,并且其解释能力依次降低;某些产出的波动无法用技术冲击解释,可以归因于融资约束冲击,由此证实了企业融资约束的普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