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三板作为我国新兴的特色场外市场,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中的融资困难问题,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新三板主体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多,种类也多种多样,导致挂牌企业审计风险不断增加。此外,目前对新三板审计相关研究中,多数停留在研究如何开展新三板审计上,对审计风险及成因研究不多,且多采用描述性分析,缺少有针对性的案例研究,而审计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审计理论研究重点关注领域,对新三板审计风险成因分析,有助于解决审计实操中审计风险控制方面的问题,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多案例研究法为主,开展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成因研究。本文以审计的系统性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基础,搭建理论分析框架,结合已有审计风险及成因相关研究,通过对新三板市场和挂牌企业特征及审计特点、风险关注点的分析,创新性地构建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分析框架,选取2016年4月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监管办法来被监管的7家会计师事务所的13个挂牌企业审计案例进行多案例研究分析,挖掘这13个监管案例违规事项背后存在的与审计风险相关的问题,并从审计环境因素、审计主体因素、审计客体因素三个维度归纳审计风险成因,从而提出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本文研究发现:(1)从审计环境来看,新三板挂牌企业市场竞争激烈,针对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的法律法规尚未建立健全,监管部门监督处罚力度不足,影响重大错报风险及检查风险,从而增大了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审计风险;(2)从审计主体来看,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未能勤勉尽责的执行审计工作,会计师事务所盲目扩张,对新三板特殊性重视度不够,审计资源供求不平衡,增加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的检查风险;(3)从审计客体来看,部分新三板企业存在经营风险较大,受实际控制人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刻意隐瞒重要事项,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财务基础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加大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的重大错报风险。本文的创新在于:(1)根据审计的系统性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分析框架思路指导,创新性地构建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成因分析框架;(2)采用多案例研究法,案例新颖,这7家会计师事务所13个案例是截至2017年12月31日,监管办法发布后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部监管案例;(3)对新三板审计风险成因进行分类并进行重要性排序,提出针对性的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分析更加可靠,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丰富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审计风险的相关研究,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新三板挂牌总结经验提出对策,有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审计水准,降低相关风险,提升新三板企业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