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g(Ⅱ)识别的荧光化学传感与荧光成像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荧光化学传感器是以荧光信号为输出信息,针对特异性识别目标分子的探测器,在现代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围绕荧光化学传感器开展研究,希望开发具有Hg2+识别功能的新型磷光/荧光化学传感器:第一部分将含硫的分子引入铱(Ⅲ)配合物,利用Hg2+和硫间的强配位作用,构建了Hg2+的重金属磷光化学传感器;第二部分以罗丹明分子为母体,构建了Hg2+的荧光化学传感器,并探讨其在细胞荧光成像中的应用。另外,我们在最后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油溶性、水溶性Y2O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Hg2+荧(磷)光化学传感与细胞成像的研究(1)铱(Ⅲ)配合物用于Hg2+识别和细胞成像根据Hg2+与硫原子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我们将2-(2-吡啶基)苯并噻唑以及2-(2-苯基)苯并噻唑分子引入铱(Ⅲ)配合物,合成四种具有Hg2+识别功能的重金属磷光化学传感器。其中,我们重点对化合物1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光谱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LSFM)技术考察了其作为荧光探针用于细胞荧光染色的能力。生物成像实验证明,化合物1可以穿透细胞膜,对HeLa细胞胞浆着色。(2)基于罗丹明的Hg2+荧光传感器及其细胞成像研究罗丹明具有摩尔吸光系数大、可见波长激发和量子产率高的特点,是一类性能优良的荧光化学传感器。我们对以双罗丹明为母体具有多结合位点的Hg2+荧光化学传感器FD10进行了研究。在Hg2+存在下,溶液在585nm处的荧光增强,伴随的是溶液颜色由无色转变为粉红色,说明Hg2+的存在可以导致罗丹明开环。共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LSFM)实验表明,FD10可以穿透细胞膜,检测细胞内的Hg2+。2.利用热解法和多元醇法制备Y2O3纳米材料三氧化二钇具有宽的禁带、高的折射因子、大的导热系数和较低的光子能等特点,因此,三氧化二钇非常适合作为稀土荧光离子的基质应用于光学领域。我们应用热解法和多元醇法两种方法,分别获得了具有油溶性、水溶性的三氧化二钇。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TEM)实验表明,利用这两种途径获得的三氧化二钇晶化程度较差,且粒径较大。
其他文献
多巴胺(DA)、尿酸(UA)、抗坏血酸(AA)和亚硝酸钠(NaNO_2)等生物小分子在人体内的新陈代谢及生命过程中有着重要影响,也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如人体内多巴胺含量较低时易引发精神分裂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精神疾病;尿酸在人体内含量过高时易引发多种疾病如痛风、高尿酸血症和莱施-尼汉综合征等;抗坏血酸又名维生素C,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其在人体内含量的异常与感冒、精神病、不孕、癌症和艾滋病有关;亚硝酸
噁唑环是一种重要的五元杂环骨架,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功能分子中,其功能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是当前有机合成和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发展了一种
除了非手性的甘氨酸,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都是L型的,而DNA、RNA中的核糖都是D型的。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分子的手性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手性小分子外,天然的手性高分子也有很
学位
近十年来,C-H官能团化反应受到众多化学研究者的关注。传统的偶联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庞大化合物体系的合成需求,因此,通过碳氢活化途径高选择性地实现多种原子与碳的成键反应得到迅速发展。C-H键官能团化一般需要特定定位基团诱导,通过环金属化过程,高位点选择性地实现C-H键官能团化反应。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一类N,O-双齿定位基诱导的胺/羧酸类化合物的C-H官能团化反应。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第
镁合金是实际应用中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电磁屏蔽性、减震性、切削加工性好等优点,在航空工业、汽车工业和电子通讯等领域中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镁合金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其标准电极电位为-2.36V,耐蚀性很差,制约了镁合金的应用。镁合金经过化学镀镍处理,不仅耐蚀性和耐磨性得以提高,而且能够在形状复杂的铸件上得到厚度均匀的镀层。但是,化学镀镍溶液是一个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工业化
内嵌金属原子簇富勒烯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内嵌富勒烯的研究领域。截至目前,已合成出的内嵌金属原子簇富勒烯有内嵌金属氮化物富勒烯,内嵌金属碳化物富勒烯,内嵌金属氰化物富勒烯,内嵌金属碳氢化物富勒烯,内嵌金属硫化物富勒烯和内嵌金属氧化物富勒烯。由于内嵌单元的多元性和碳笼的大小及形状的多样性极大的丰富了内嵌富勒烯的结构和性质,这使内嵌富勒烯在众多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如生物医学,光电材料,纳米科学等。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