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范围内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新生儿出生率的大幅下降导致不同程度的老龄化问题突显,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近来持续受到大众的关注,而传统养老方式早已无法抵挡这波“银色浪潮”带来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居家养老作为替代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新型养老方式日益受到人们的亲睐。近10年来,我国各地各级政府结合海外经验,将政府购买行为引入居家养老中,希望借此达到提供养老服务绩效的最大化。经过全国积极的研究试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方式被不断创新并被赋予了一些中国特色,不过,也在各地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开篇的两章介绍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国内外研究状况、基本概念、涉及的理论工具和本文的创新与不足,后三章着重探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现实原因、发展的状况并试图探究出一条支撑其发展的合理路径。具体来说:第三章通过描述老龄化程度及其衍生的社会现象指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的必要性,并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政府执政思维的渐进变化、民间组织的蓬勃发展和社区功能的逐渐完善说明了购买行为的适切性。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合同承包的类型和凭单购买的实施情况,之后分别对合同承包和凭单购买在南京市鼓楼区和北京市朝阳区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这两种购买方式在我国实践中的可圈之处与不足。第五章在前文分析两种购买方式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即笔者提出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路径。笔者从宏观层面论述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客观要素——制度框架、职责划分、受众群体;从微观层面着力从政府自身角度出发,围绕“向谁购买”、“购买什么”、“如何买好”三个问题进行探讨。在“如何买好”方面,本文进一步从合同签约流程的把握、凭单购买过程的完善、监督环节的把关明晰了居家养老购买的具体程序。最后,笔者针对近年来购买行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想法,即建立一套网络化综合性的购买模式,一方面可通过将服务内容细化,综合运用多种购买方式进行不同服务的对应购买;另一方面,可借助联系购买各方主体的信息化平台,加强各方沟通、回应、监督与反馈,从而节约时间与资金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