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和Co催化剂上甲-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的机理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wang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具有原料来源广泛、能源利用率高、可实现能源的清洁利用等诸多优点,从而引起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反应的复杂性,催化剂上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的反应机理仍未明确。阐明催化剂上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的反应机理,明确控制反应的关键步骤,对于提高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选择性和产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和周期性平板模型,系统研究了Rh和Co催化剂上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的反应机理。首先,通过覆盖度研究了不同压力CO和H2在Rh和Co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解离及解吸过程;然后,研究了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反应中的三个关键步骤:CHx中间体的来源与主要存在形式、C2氧化物前驱体C-C链的形成以及乙酸/乙醇的生成,从而阐明了Rh和Co催化剂上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合成乙酸/乙醇的反应机理。主要结论如下:  (1)对于Rh和Co催化剂上不同压力CO的吸附,Rh(100)上,CO仅为分子态吸附,饱和覆盖度为1 ML。Co(0001)上,CO仅为分子态吸附,饱和覆盖度为7/9 ML。Co(100)上,分子态吸附CO的饱和覆盖度为7/9ML,其中,当CO覆盖度为1/9 ML时,CO倾向于解离吸附;当CO覆盖度为2/9~5/9ML时,同时存在解离吸附和分子吸附的CO;当覆盖度大于5/9ML时,CO仅为分子态吸附。  (2)对于Rh和Co催化剂上不同压力H2的吸附,Rh(100)上,H2主要为解离吸附;少量H2为分子态吸附,对应饱和覆盖度为6/12 ML。Co(0001)上,H2主要为解离吸附;少量H2为分子态吸附,对应饱和覆盖度为4/9 ML;Co(100)上,H2主要为解离吸附;少量H2为分子态吸附,对应饱和覆盖度为7/9ML。因此,Rh和Co催化剂上,H2主要以解离吸附的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  (3)获得了Rh和Co催化剂上CHx形成机理,Rh(111)上CHx形成反应中,甲烷解离主要产物是CH,合成气通过路径CO+H→CHO+H→CHOH→CH+OH和CO+H→CHO+H→CHOH+H→CH2OH+H→CH3+OH主要生成CH和CH3;Co(0001)表面上,甲烷解离主要产物是CH,合成气通过路径CO+H→CHO→CH+O和CO+H→CHO+H→CH+OH主要生成CH;甲烷在Rh催化剂上解离得到CH的活性大于甲烷在Co催化剂上解离得到CH,而合成气在Co催化剂上生成CH的活性大于合成气在Rh催化剂上生成CH和CH3。  (4)明确了Rh和Co催化剂上CHx来源、存在形式以及C2氧化物前驱体C-C链形成:Rh(111)上,甲烷解离生成CH要容易于合成气生成CH和CH3; Co(0001)上,甲烷解离生成CH要容易于合成气生成CH;因此,Rh和Co催化剂上甲烷-合成气两步法反应中CHx(x=1-3)中间体主要来源于甲烷解离,主要存在形式均为CH,而CO主要参与插入CH反应生成C2氧化物前驱体CHCO,即C-C链的形成;并且Co催化剂上C-C链增长的能力要优于Rh催化剂。  (5)获得了Rh(111)和Co(0001)表面两步法合成乙酸的反应机理: Rh(111)表面上,乙酸主要通过路径CHCO+OH→CHCOOH+H→CH2COOH+H→CH3COOH形成;Co(0001)表面上,乙酸主要通过路径CHCO+H→CH2CO+H→CH3CO+OH→CH3COOH形成;Rh(111)面对于乙酸生成的活性和选择性较Co(0001)面更高,表明Rh催化剂较Co催化剂更有利于乙酸的生成。  (6)获得了Rh(111)和Co(0001)表面两步法合成乙醇的反应机理:Rh(111)表面上,乙醇主要通过路径CHCO+H→CH2CO+H→CH3CO+H→CH3CHO+H→CH3CH2O+H→CH3CH2OH形成;Co(0001)表面上,乙醇主要通过平行路径 CHCO+H→CH2CO+H→CH3CO+H→CH3CHO+H→CH3CH2O+H→C2H5OH和CHCO+H→CH2CO+H→CH2CHO+H→CH3CHO+H→CH3CH2O+H→C2H5OH形成;Rh(111)面对于乙醇生成的活性和选择性较Co(0001)面更高,表明Rh催化剂较Co催化剂更有利于乙醇的生成。
其他文献
本文对含铬污泥无害化处理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某厂实际情况,提出了含铬污泥制砖的方案。首先考察了含铬污泥掺入量、保温时间、成型压力、煤掺入量和烧结温度对砖物理性能的影响;其次进行了烧结砖浸出实验,研究了含铬污泥掺入量、浸出时间和保温时间对Cr6+和总Cr浸出浓度的影响;然后对比了添加剂Fe2O3、粉煤灰和煤矸石对烧结砖中Cr6+的固化效果;最后按照所得到的最佳原料配比和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现场试验。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典型病理特征为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沉积引起的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S